-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86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g2+双重掺杂提高镍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制备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焙烧的方法将Mg2+同时掺杂到镍酸锂LiNiO2的锂位和镍位,制备Mg2+双重掺杂镍酸锂Li1‑xMgxNi1‑xMgxO2(x≤0.1)。利用Mg2+在镍位的掺杂抑制合成过程中杂质的形成,利用Mg2+在锂位的掺杂抑制Ni3+由镍层迁移到锂层,避免镍锂混排的产生,提高锂离子在活性材料颗粒内部的扩散,从而提高镍酸锂的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0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503.4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锂包覆层转化提高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方法。将氟化物乙醇溶液、锂盐乙醇溶液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混合,恒温反应,过滤、洗涤得到滤渣,烘干滤渣,低温热处理,复合包覆层将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离,避免电解液中可能存在的HF对电极材料的腐蚀以及溶解,提高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氟的掺杂增大三元材料的晶胞体积,为锂离子的扩散提供更大的扩散通道,利于提高三元材料的倍率性能以及晶体结构稳定性,氟化锂的转化为三元材料提供了包覆和掺杂的两种功能,提升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操作方法简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1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94006.1
申请日:2019-06-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性能镁掺杂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反应原料与螯合剂形成均匀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高活性的镁掺杂的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螯合剂在高温惰性气氛条件下原位生成高电子电导率的碳,碳既可在高温煅烧中作为还原剂,又可抑制产物颗粒的长大和团聚。钾位掺镁引起材料结构发生变化,产生钾空位,同时碳包覆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使得镁掺杂磷酸钒钾/碳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548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32167.5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操控的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平台。包括:可电脑操控的文丘里流量计的实验装置、服务管理器以及用户终端;可电脑操控的文丘里流量计的实验装置与服务管理器之间通过互联网连接;服务管理器与用户终端之间通过互联网连接。所述可电脑操控的文丘里流量计实验装置包括:触摸屏电脑、PLC控制系统、变频泵、回水管路、进水管路、进水闸阀、进水电磁阀、溢流板、稳水挡板、水箱、文丘里实验管路、测压计、多管压差计、压力变送器、电磁流量计、出水闸阀、出水电磁阀、实验台和摄像头。本发明解决了如今高校开设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合理利用资源,通过此共享远程实验,可达到教学目的,实现共享教育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7950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Sc3+掺杂的策略,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SczO2(0.85≤x≤0.90,y≤0.1,z≤0.1且x+y+z=1),Sc掺杂降低了锂镍离子混排程度并增强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iNixCoySczO2的循环性能;利用螯合剂实现反应原料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降低反应的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利于获得颗粒细小的LiNixCoySczO2,显著缩短锂离子在LiNixCoySczO2固体颗粒内部的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提高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兼具高容量、长寿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7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502.X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Sc3+掺杂的策略,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CoySczO2(0.85≤x≤0.90,y≤0.1,z≤0.1且x+y+z=1),Sc掺杂降低了锂镍离子混排程度并增强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LiNixCoySczO2的循环性能;利用螯合剂实现反应原料分子水平上的均匀混合,降低反应的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利于获得颗粒细小的LiNixCoySczO2,显著缩短锂离子在LiNixCoySczO2固体颗粒内部的扩散路径,提高锂离子的电化学动力学性能,提高该材料的倍率性能,兼具高容量、长寿命、倍率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79821.0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23/047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钼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混合,高温热处理,获得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LiNi0.9Co0.05Al0.05O2;Mo6+对TiO2的掺杂形成空位缺陷,提高TiO2的电子电导率,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Mo掺杂TiO2包覆层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开,避免活性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遭受电解液中的微量HF腐蚀而破坏晶体结构,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从而原位生成Mo掺杂TiO2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拥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79821.0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23/047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循环性能的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钼源化合物、钛源化合物以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混合,高温热处理,获得钼掺杂二氧化钛包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所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为LiNi0.9Co0.05Al0.05O2;Mo6+对TiO2的掺杂形成空位缺陷,提高TiO2的电子电导率,提升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Mo掺杂TiO2包覆层将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与电解液隔开,避免活性材料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遭受电解液中的微量HF腐蚀而破坏晶体结构,提高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从而原位生成Mo掺杂TiO2包覆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拥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