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体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7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80046268.7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一种导电体,具备:含有导电性碳材料(11)并形成为规定形状的导电性结构体、以及使碳材料产生电荷的掺杂剂(30)。掺杂剂含有由镧系元素的三价离子和三氟甲磺酸阴离子构成的三氟甲磺酸盐。

    薄膜加热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16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80073050.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薄膜加热器具备透明导电膜(13)、第一电极(11)及第二电极(12)。透明导电膜具有利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而通电并发热的发热部(131)。发热部的外缘(131a)包含短边(S1)、长边(S2)、第一斜边(S3)、第二斜边(S4)。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与多个第一端口(P11‑P15)、第二端口(P21‑P26)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21)。各个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电流经由对应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而在发热部的内部之间流动的方式与透明导电膜连接。配置有抑制电流经由多个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之间的区域而在发热部的内外间流动的多个第一电流抑制部、第二电流抑制部(134、135、CX、CY、CZ、14)。在一部分或全部的多个第一端口中的每个第一端口,电流在该第一端口与至少两个第二端口之间通过发热部而流动。

    薄膜加热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16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80073050.6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薄膜加热器具备透明导电膜(13)、第一电极(11)及第二电极(12)。透明导电膜具有利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而通电并发热的发热部(131)。发热部的外缘(131a)包含短边(S1)、长边(S2)、第一斜边(S3)、第二斜边(S4)。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具有与多个第一端口(P11‑P15)、第二端口(P21‑P26)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一连接部(111)、第二连接部(121)。各个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电流经由对应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而在发热部的内部之间流动的方式与透明导电膜连接。配置有抑制电流经由多个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之间的区域而在发热部的内外间流动的多个第一电流抑制部、第二电流抑制部(134、135、CX、CY、CZ、14)。在一部分或全部的多个第一端口中的每个第一端口,电流在该第一端口与至少两个第二端口之间通过发热部而流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