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323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1880045375.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0),具有氧离子传导性;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一面的第1电极膜(31);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另一面的第2电极膜(32)。第1电极膜(31)及第2电极膜(32)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膜包含贵金属粒子(33)、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粒子(34)、及气孔(35),电极膜内的静电电容为80μF以下。气体传感器(1)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0)。
-
公开(公告)号:CN1108323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5375.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0),具有氧离子传导性;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一面的第1电极膜(31);设置于固体电解质体(20)的另一面的第2电极膜(32)。第1电极膜(31)及第2电极膜(32)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膜包含贵金属粒子(33)、具有氧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粒子(34)、及气孔(35),电极膜内的静电电容为80μF以下。气体传感器(1)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0)。
-
公开(公告)号:CN10870054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82582.X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 G01N27/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 , G01N27/30 , G01N27/4075 , G01N27/409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元件,其具备固体电解质板(2)和设在固体电解质板(2)表面上的测定电极及基准电极。在沿厚度方向(T)切断基准电极而形成的切断面(X1)中,存在贵金属区域(31)、固体电解质区域(32)、混合区域(33)和空隙(34)。这里,在将混合区域(33)的切断面(X1)中的面积B与基准电极的切断面(X1)中的面积A的比例设定为混合区域比例B/A,将空隙(34)的切断面(X1)中的面积C与基准电极的切断面(X1)中的面积A的比例设定为空隙比例C/A时,混合区域比例B/A和空隙比例C/A的乘积即参数值在0.001~0.01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88723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810449988.8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09
Abstract: 一种检测待测量气体中特定气体浓度的气体传感器S具有气体传感器元件1。所述气体传感器元件具有离子传导性的固体电解质体11、安装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12上的测量气体电极2、安装在所述固体电解质体表面13上的参比气体电极3以及安装在相对于测量气体电极侧外侧的催化剂层4。所述催化剂层4包含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催化剂。所述金属催化剂是单一物质Pt,且具有按照如下等式定义的、等于或大于0.01至等于或小于23的比表面积:等式1:比表面积=存在于电极单位表面积上的金属催化剂的总表面积/每电极单位表面积的实际电极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54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580035430.X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伊藤诚
IPC: G01N27/41 , G01N27/409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2),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1)以及测定电极(22)和基准电极(23);壳体(3),将传感器元件(2)插通在内侧;以及元件罩(4),配设在壳体3的顶端侧。元件罩(4)具有以从外侧覆盖传感器元件(2)的顶端部的方式配设的内罩(41)以及以从外侧覆盖内罩(41)的方式配设的外罩(42)。在将内罩(41)的内侧空间(40)的基端(401)与测定电极(22)的基端之间的轴向距离设为L时,内罩(41)的内侧空间(40)的基端(401)与设置于内罩(41)的内通气孔(5)中的最靠基端侧的内通气孔(5)的基端之间的轴向距离M是0.2L~0.65L。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548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80035795.2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Abstract: 提供速热性优异、能够高精度地检测A/F、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化学计量的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1)具有极限电流式的气体传感器元件(10)。气体传感器元件(10)具有杯型的固体电解质体(11)、形成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的基准电极(12)、形成在固体电解质(11)的外侧面(11b)的测定电极(13)、以及加热器(20)。加热器(20)以顶端与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面(11a)相接的方式配置在固体电解质体(11)的内侧。气体传感器(1)通过在基准电极(12)与测定电极(13)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来输出依赖于排气中的氧浓度的极限电流值。测定电极(13)的轴向X的长度为0.5mm~3.0mm,测定电极(13)限制于在轴向X上距固体电解质体(11)的顶端(11c)为0.5mm~7.5mm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6662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5430.X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伊藤诚
IPC: G01N27/41 , G01N27/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8 , G01N27/4067 , G01N27/4071 , G01N27/4076 , G01N27/4077 , G01N27/409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2),具有固体电解质体(21)以及测定电极(22)和基准电极(23);壳体(3),将传感器元件(2)插通在内侧;以及元件罩(4),配设在壳体3的顶端侧。元件罩(4)具有以从外侧覆盖传感器元件(2)的顶端部的方式配设的内罩(41)以及以从外侧覆盖内罩(41)的方式配设的外罩(42)。在将内罩(41)的内侧空间(40)的基端(401)与测定电极(22)的基端之间的轴向距离设为L时,内罩(41)的内侧空间(40)的基端(401)与设置于内罩(41)的内通气孔(5)中的最靠基端侧的内通气孔(5)的基端之间的轴向距离M是0.2L~0.65L。
-
公开(公告)号:CN1478620A
公开(公告)日:2004-03-03
申请号:CN03147548.5
申请日:2003-07-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21K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8 , B21D17/025 , B21D39/06 , B21D41/02 , F28F9/26 , Y10T29/49428 , Y10T29/49435 , Y10T29/49826 , Y10T29/49915 , Y10T29/4994
Abstract: 管子的任意部分被夹持,连接器与管子配合。接着,用诸如扩径冲压机的工具扩充管子的端部以便从内部将管子压紧到连接器中。当在连接器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中设置作为管材释放空间的管子波动吸收部分时,并且当形成直径扩大部分时,过剩的管材被吸收到那里并且管子的长度被减小并调节到适当的值。管子波动吸收部分形成的部分并不限于管子的前端部分,而是可形成于对应于中间部分的连接器的内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69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580062926.6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G01N27/41 , G01N27/4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1 , G01N27/4072 , G01N27/4077 , G01N27/409 , G01N33/0047 , G01N2001/2244 , G01N2033/4975
Abstract: 气体传感器元件(1)具备:主体(10),具有设有被测定气体侧电极(12)及基准气体侧电极(13)的固体电解质体(11);捕获层(2),覆盖主体(10)的外周面(152),捕获被测定气体(G)中含有的中毒物质;以及防水性的保护层(3),覆盖捕获层(2)的外周面。在保护层(3)形成有用于经由捕获层(2)向被测定气体侧电极(12)导入被测定气体(G)的至少1个被测定气体导入口(31)。
-
公开(公告)号:CN10707669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80003662.1
申请日:2016-02-12
IPC: G01N27/41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元件,即使是由于在燃料和/或排气中含有乙醇、而且其含量较多因而气体传感元件发生了S中毒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应答性能的降低。一种气体传感元件(100),包含检测部(10)、与检测部(10)层叠的发热部(20)、和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多孔质保护层(30),所述检测部(10)由在两侧具备一对电极(4)的固体电解质层(3)、与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一同围出被测定气体空间(8a)的遮蔽层(1)、基准气体空间保护层(5)构成,多孔质保护层(30)由至少包围多孔质扩散阻力层(2)的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和包围该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并且包围检测部(10)和发热部(20)的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构成,第一多孔质保护层(31)不含La、Ca、Mg,第二多孔质保护层(32)含有La、Ca、Mg中的至少一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