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8222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80002921.5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林克彦
IPC: G02F1/13357 , G02F1/13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242 , G02B27/2214 , G02F1/133504 , G02F1/133711 , G02F1/133788 , G02F2001/133715 , G02F2001/133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最佳化了的液晶光学元件。本公开中的液晶光学元件具备:将具有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棱线的棱镜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排列多个而构成的棱镜阵列、设置于棱镜阵列上的液晶层、以及向液晶层施加电压的电极。在施加于液晶层的电压为0伏特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长轴被取向为:在与第2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相对于第1方向倾斜规定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71661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80001903.0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13 , F21S2/00 , G02B27/02 , G02B27/22 , G02F1/133 , G09G3/20 , G09G3/34 , G09G3/36 , H04N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406 , G02B27/2214 , G02B27/225 , G02F1/1323 , G02F1/1336 , G02F1/133606 , G02F2001/133607 , G09G3/003 , G09G2310/0235 , H04N13/32
Abstract: 图像显示装置(10)具备:光源(11);图像显示部(13),由多个像素构成;偏转部(12),由多个区域构成,按每个区域使从光源(11)朝向图像显示部(13)的光偏转;以及光控制部(16),根据与该区域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控制分别透过偏转部(12)的多个区域的光朝向相互不同的第1及第2点的哪一个偏转。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464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80001649.4
申请日:2012-04-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F1/29 , G02B27/22 , G02F1/1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3 , G02B5/0278 , G02B17/004 , G02B26/0816 , G02B27/2214 , G02F1/133371 , G02F1/29 , G02F2001/291
Abstract: 使射入的光偏转的光偏转器(10)具备光偏转元件(101),该光偏转元件使内部的折射率分布被调制,从而使射入的光偏转,射入到光偏转元件(101)的光,多次通过光偏转元件(101)之后,从光偏转元件(101)射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884365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80019583.7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0 , F21V5/04 , F21V7/04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9/0066 , F21V5/04 , F21V7/005 , F21V13/04 , F21Y2103/10 , F21Y2115/10 , G02B19/0028 , G02F1/1336 , G02F1/133603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和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反射片(6)构成为,连接光源部(3)的发光二极管(9)的发光面和背光装置(2)的长边侧端部的线,相对于光源部83)的透镜(10)的光轴(Z)成60°≦θm≦80°的范围内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4460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80019588.X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B19/0028 , G02B19/0066 , G02B19/0071 , G02F1/133605 , H01L33/58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有: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光源部(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9)在中央部被排列为一列或者多列,光源部(3)的透镜(10)具有:来自于发光二极管(9)的光所入射的入射面、和对所入射的光进行扩散并使其出射的出射面(12),在出射面(12)的从排列方向的侧面观察到的包含光轴(Z)的截面中,出射面(12)上的微小区间的曲率(C)在连接微小区间的中心和光轴(Z)上的光源的位置的线(Li)与光轴(Z)所成的角度(θi)为60°<θi<80°的范围内为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262284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226639.8
申请日:2008-07-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74
Abstract: 为了即使在NA高的情况下也应该在物镜中实现厚度减小、重量减少以及大量生产率的改进,本发明提供一种物镜以及光学拾取装置,本发明的物镜是具有至少一个非球面的双凸单透镜,并且满足条件:(4)0.8<R1/r1<0.85;(3)0.9<d/f<1.1。这里,所述物镜的所述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侧的数值孔径NA满足NA≥0.85,其中,R1是所述物镜在光源侧的近轴曲率半径,r1是所述物镜在光源侧的有效半径,d是所述物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以及f是所述物镜的焦距。
-
公开(公告)号:CN101131444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710102957.7
申请日:2007-04-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14 , G02B27/4238 , G02B27/4294 , G11B7/1353 , G11B7/1374 , G11B7/13922 , G11B2007/0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衍射光学元件、对物光学系以及光拾取装置。目的在于:提供衍射效率对波长的依存性较低,且设计自由度较高的衍射光学元件。衍射光学元件(1)包括相互接合在一起且接合面(12)形成在衍射面(13)的第一光学部(10)及第二光学部(11)。衍射光学元件(1)构成为使多种激光光线中的一种激光光线在衍射面(13)上衍射的衍射光中具有最大光量的衍射光的衍射级数、与至少另外一种的同衍射级数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108996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710126472.1
申请日:2007-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拾取装置及用于它的物镜。光学拾取装置(1)包括从基准位置沿光轴(AX)变位改变激光形状的准直透镜(13)。物镜(15)构成为在准直透镜(13)位于基准位置的情况下,由物镜(15)形成的光点大小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的距离信息记录媒体(20)的光源(10)一侧表面一个下述算式1所规定的设计中心厚度的位置上最小,该算式1是L。为设计中心厚度,L0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一侧表面与位于距该表面最近的位置上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距离,Ln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源一侧表面与位于距该表面最远的位置上的信息记录面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提供能让激光在设于信息记录媒体中的多个信息记录面中的各个面上适当地聚焦的光学拾取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950724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580014872.2
申请日:2005-05-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118 , G02B3/0018 , G02B3/0031 , G02B3/0056 , G02B5/1809 , G02F2201/38 , Y10T428/244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数值孔径减小和噪声增加的结构、元件和光学元件及其方便、低成本、高效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的结构其中包括:在基底材料(1)上形成并具有呈预定形状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图案(A)(3);以及在树脂图案(A)(3)的表面上形成,并具有按短于或等于所用光的波长范围的周期配置的、呈预定形状的微观结构单元的树脂图案(B)(5)。所涉及的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下列步骤:(i)在基底材料(1)上形成树脂层(2),并使该树脂层(2)经过曝光-显影处理,以便形成具有呈预定形状的结构单元的树脂图案(A)(3);以及(ii)使该树脂图案(A)(3)的表面经过曝光-显影处理,以便形成具有按短于或等于所用光的波长范围的周期配置的、呈预定形状的微观结构单元的树脂图案(B)(5),其中步骤(i)和(ii)具有顺序进行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075A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80019914.7
申请日:2011-12-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F21S2/00 , F21V5/00 , F21V5/04 , G02F1/13357 , H01L33/58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B6/0058 , G02F1/133526 , G02F1/133605 , G02F1/133606
Abstract: 一种背光装置(2),其具备:光源部(3),该光源部由多个发光二极管(9)以及对来自于该发光二极管(9)的光进行扩散的透镜(10)构成;收纳该光源部(3)的框体(4);扩散板(5),其被配置为覆盖该框体(4)的开口部(6a);和反射片(6),其使得从光源部(3)出射的光反射至扩散板(5)侧,所述光源部(3)通过在中央部配置多个透镜(10)而构成,且所述光源部的透镜(10)被配置为所述多个透镜被排列为多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