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ed successfully
Save failed
Saved Successfully
Save Failed
公开(公告)号:CN100590067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610037093.0
申请日:2006-08-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袁定胜 , 刘应亮 , 肖勇 , 程立强 , 张静娴 , 徐常威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管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反应釜中,使用含碳链有机物做碳源,以乙酸盐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用量比是10mL∶1g~50mL∶3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本发明可获得大小较均匀,尺寸可控、且含有丰富亲水性官能团的炭管。
公开(公告)号:CN190784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37096.4
Inventor: 袁定胜 , 刘应亮 , 程立强 , 肖勇 , 张静娴 , 徐常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炭材料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使用无毒的有机物做碳源,以金属、乙酸盐、金属无机盐或金属与金属无机盐的混合物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的用量比范围是10mL∶1g~100mL∶1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得直径为1-4μm的炭球。本发明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公开(公告)号:CN100431951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炭材料的合成方法如下:在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使用无毒的有机物做碳源,以金属、乙酸盐、金属无机盐或金属与金属无机盐的混合物做催化剂,碳源与催化剂的用量比范围是10mL∶1g~100mL∶1g,进行程序升温碳化,所得的产物进行纯化干燥后处理,得直径为1-4μm的炭球。本发明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所需设备要求不高,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公开(公告)号:CN1986397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