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8783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49684.0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学交联的天然多糖基可注射用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组织工程材料中,特别是眼结膜修复中的应用。该水凝胶由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得到:将酰化天然多糖材料水溶液加入巯基化天然多糖材料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加入β-甘油磷酸钠溶液调节pH至中性,37℃孵育,得到化学交联的天然多糖基可注射用水凝胶。本发明的水凝胶性能可控,可在人体生理条件下实现凝胶化,且无需添加其他化学交联剂,可应用作为组织工程材料,特别适用于眼结膜修复中,具有可注射性,且反应迅速、可在5~15min内凝胶化,原位成型、手术操作性强、手术过程中自动粘合,无需缝合固定,对任何形状、位置的创面都可有效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557878.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灸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经络电针治疗肌腱损伤理疗仪。其包括U型台、固定体、顶端体以及定位板。本发明中通过滑动连接以及转动连接的方式,当肢体放入底架顶部时,底架被压沿着连接槽向下滑动,底架滑动时连杆在斜槽内滑动,并带动活动板以铰接板为轴在第一通口内转动,使得两个活动板转动合并,直至两个活动板与底架组合形成完整圆环,对肢体进行固定,从而便于对肢体的放入固定,通过设有定位板,转动定位板使得连接轴在侧槽内移动,将对应的板口对准肢体上相应的穴位位置后,将刺针底部穿过第二通口,并带动中心球在套环内转动,转轴在侧槽内转动,调节刺针底部刺入的位置与角度,从而便于刺针的定位刺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236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557342.4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腱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修复材料领域,取聚己内酯溶于四氢呋喃中,加热,搅拌至聚己内酯均匀分散体系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采用仿生支架,倒入混合溶液,加入脱细胞基质凝胶,20‑30℃下干燥成膜,至于蒸馏水中浸泡,干燥,制的;本发明的肌腱修复材料,采用聚酯薄膜作为肌腱修复材料,由于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和丰富的孔隙,可以修复肌腱的单项拉张负荷,让损伤肌腱早期持续的进行功能锻炼并可保证肌腱的营养供应、稳定肌腱的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675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540710.9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83/00 ,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8F222/38 , C08G73/06 , C08B37/10 , C08J3/075 , A61L26/00 , C08L51/08 , C08L5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肝素/季铵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方法先把肝素和多巴胺加入水中混合,调节碱性含氧环境使多巴胺预聚,得到PDA‑HP复合物;再依次加入丙烯酰胺和2‑丙烯酰氧基‑乙基‑N,N‑二甲基‑6‑溴化铵季铵盐,在引发剂和交联剂作用下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多巴胺‑肝素/季铵盐/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其中,多巴胺预聚反应时间短,避免了多巴胺的过度氧化,使水凝胶中保持了足够多的自由酚羟基,使得水凝胶具有较强的组织粘附性以及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制备得到的水凝胶,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自粘附性和抗菌性能,且生物相容性好,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621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49686.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耐磨的丝素蛋白水凝胶及其应用,由如下步骤制成:(1)功能化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丝素蛋白的制备;(2)巯基化透明质酸的制备;(3)载姜黄素多囊泡脂质体的制备;(4)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本发明制备丝素蛋白水凝胶采用的制备方法比较温和,无需加入交联剂。本发明采用的原料成分纯天然低毒,生物相容性优良有利于细胞生长。本发明所得丝素蛋白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强度、耐磨性、润滑性和保水性能;其提高了关节处的润滑度,减少了关节处组织的磨损程度,可应用于骨与软骨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75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584639.7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鳞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粉碎后的鱼鳞浸泡到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得到鱼鳞A;(2)将鱼鳞A浸泡到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中,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得到鱼鳞B;(3)将鱼鳞B浸泡于柠檬酸溶液中,并加入蛋白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溶液C;(4)将混合溶液C的pH值调整为11~12,然后放置6~8小时,透析,得到鱼鳞胶原蛋白溶液;(5)向鱼鳞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鱼鳞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贴附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能够有效促进矿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7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84639.7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56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50 , A61L2430/02 , C07K14/78 , C12P21/06 , C08L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鳞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粉碎后的鱼鳞浸泡到氯化钠溶液中,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得到鱼鳞A;(2)将鱼鳞A浸泡到乙二胺四乙酸溶液中,然后用水清洗干净,得到鱼鳞B;(3)将鱼鳞B浸泡于柠檬酸溶液中,并加入蛋白酶进行提取,得到混合溶液C;(4)将混合溶液C的pH值调整为11~12,然后放置6~8小时,透析,得到鱼鳞胶原蛋白溶液;(5)向鱼鳞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鱼鳞胶原蛋白/海藻酸钠复合多孔骨组织工程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贴附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能,能够有效促进矿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1733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57353.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L27/36 , A61L27/54 , A61L27/20 , A61K36/9066 , A61P21/00 , A61K35/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化外泌体负载中药的肌腱修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涉及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外泌体制成悬浮剂,然后加入含有中药提取液的载体,形成外泌体复合物,制得;所述载体为具有多孔结构的纳米薄膜。本发明利用多孔载体与负载有中药的外泌体混合,制得的肌腱修复材料,能够得到非常优异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由于外泌体的运输作用,以及多孔载体的纳米薄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将具有治疗肌腱修复的中药活性成分,运输至治疗靶点,从而提高了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49884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606909.X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15/28 , A61L15/24 , A61L15/18 , A61L15/42 , A61L15/44 , A61L15/46 , A61L15/6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可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聚乙烯醇和不能用于熔融沉积成型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及抗菌剂以溶胀吸附的方法进行分子复合,使产物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设计和成型的同时,具有多糖材料的生物活性。由于采用了三维打印技术成型聚乙烯醇,因此该制备方法简单、周期短且可随时随地按需生产,产品便于储存和运输。由此得到的伤口敷料同时达到对吸水性、透气性等物理性质和促进细胞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等生物学性质的要求。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超过99%。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16403.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IPC: A61K9/06 , A61K9/16 , A61K9/50 , A61K36/756 , A61K47/46 , A61K47/42 , A61P19/04 , C12N5/0735 , C12N5/074 , C12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刺激调控工程化外泌体负载中药缓释的肌腱修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养人多能性干细胞并通过定向电流进行电刺激调控,收集纯化获得电刺激调控后的工程化外泌体;步骤2、用电刺激调控后的工程化外泌体包裹具有修复肌腱功效的中药;步骤3、将负载中药的电刺激调控工程化外泌体制备为纳米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利用电刺激调控,能够使人多能型干细胞大量分泌外泌体,通过将中药包载入外泌体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制备方法简便,条件温和,能制备出具有药物缓释效果且生物相容性好的的纳米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