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9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802023.9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形状参数的方法。通过建立了椭圆颗粒组成的多孔介质微观模型,推导获得所述多孔介质微观模型的孔隙平均直径,进一步推导获得迂曲度、渗透率和毛管进入压力与孔隙度之间的数学关系。随后测定多孔介质的实际孔隙度、迂曲度和渗透率,将模型结果与多孔介质参数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初步识别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的范围。最后建立DNAPL在多孔介质微观模型中迁移的数值模型,进而综合识别确定多孔介质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本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对多孔介质的椭圆颗粒的形状参数进行识别确定,对测定椭圆颗粒多孔介质的理化性质参数以及评估多孔介质椭圆颗粒形状对宏观DNAPL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影响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791086.4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修复土壤砷污染的方法。该方法是向砷污染土壤中加入高岭土和氧化剂反应得到氧化土壤;再加入稳定剂反应,后加入修复剂;最后调节水分、养护得到。本发明修复方案采用土壤介质高岭土与稳定剂和修复剂配合使用,在特定的修复方案下,组分间相互配合促进,充分发挥各组分物化特性,达到很好的修复效果,砷(As)的去除率达到97~99%,可用有效降低砷二次浸出或者迁移转化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7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193636.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不同水土比增强过硫酸盐修复菲污染土壤的方法。该方法为向菲污染土壤中加入过硫酸盐和水进行反应;其中,水和菲污染土壤的质量比为20~30:1。本发明通过调控水和菲污染土壤的质量比,参与反应的过硫酸钠的质量也随之提高,水土混合更加均匀,土壤中菲的氧化降解效率也随之升高;同时使得过硫酸盐在热活化条件下能够稳定的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更进一步增强了过硫酸盐对菲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另外,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无限制,在修复菲污染土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158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27891.X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目标菌株在半固体平板上形成趋化环的方法,包括将目标菌株接种于液体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获得菌液;将菌液离心、洗涤后,用磷酸盐缓冲液重悬,获得细菌悬液;配制培养基,其中培养基中含有趋化诱导物、M9盐溶液和琼脂,趋化诱导物的浓度为1~7.5mM;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得半固体平板;将滤纸放置在半固体平板中心,取细菌悬液接种至滤纸片上,在28~37℃培养36~48h;其中,趋化诱导物为使植物定植于土壤中,植物分泌的糖、氨基酸、有机酸以及次级代谢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可比性高,可一次对多种有机物进行比较,操作简便,化学试剂消耗少。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563698.7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活化土壤重金属镉的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HL‑37,所述菌株与2016年6月13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045。本发明从农田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活化镉功能的土著微生物,利用其在根际活化土壤矿物养分,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能够有效溶解土壤碳酸盐结合态、磷酸盐结合态等主要结合形态镉,有效地提高了超累积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镉的效率。本发明利用菌株活化土壤重金属镉过程中,未产生任何对环境不利的排放污染物,在制备环保型土壤改良剂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64756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2394.2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滩涂土壤铅污染修复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利用对滩涂土壤进行干湿交替处理,调控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使土壤中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铅释放,变成可溶态或可交换态铅,再用海水中的氯离子对释放出来的铅进行络合强化解析,浸泡淋洗土壤,把铅淋洗出表层土体,从而使表层土壤铅污染得到修复。本发明方法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不需要施加任何化学药剂、对土壤不会产生任何次生危害的优点,还具有可以将滩涂围垦与污染修复同步进行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1224465B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0810026052.0
申请日:2008-01-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淋洗修复镉污染滨海盐渍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烟气脱硫副产物中的钙离子代换土壤中的交换态Cd,将Cd变成溶解态后再通过淡水淋洗迁移至土壤剖面下层,在下层重新被土壤胶体吸附,从而使根层土壤得到修复,为农作物安全种植提供保障。本发明具有污染物去除率高、耗时少的优点,既可以使污染土壤得到治理,又为烟气脱硫副产物这种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31100.1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N15/70 , C07K14/195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鹤羽田戴尔夫特菌Df42的MCP4‑LBD的原核表达与纯化方法的研究方法。本方法在构建pET26‑MCP4‑LBD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在控制其他变量一致的条件下分别设计不同的诱导温度、诱导剂IPTG的浓度、诱导时间等条件对MCP4‑LBD的原核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由此得出MCP4‑LBD的原核表达的最优条件是诱导剂浓度0.1mM IPTG、诱导时间12h,温度18℃。本发明的结果可为鹤羽田戴尔夫特菌Df42对粘酸趋化反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12157.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东意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生物炭纳米颗粒团聚和沉积的临界水化学条件的方法。所述方法首先获得生物炭纳米颗粒和多孔介质的Zeta电位以及生物炭纳米颗粒的水动力学直径随不同水化学条件变化的数学拟合关系;随后计算生物炭纳米颗粒与生物炭纳米颗粒间、生物炭纳米颗粒与多孔介质间的DLVO相互作用能的二维分布;基于二维分布获得DLVO势垒随不同水化学条件变化的连续曲线;计算DLVO临界势垒指标的数值,以DLVO临界势垒指标低于0.2作为判断值,从而得到生物炭纳米颗粒团聚和沉积的水化学条件。所述方法可以确定水环境中,生物炭纳米颗粒团聚和沉积的临界水化学条件,从而实现对生物炭纳米颗粒在复杂水化学条件下的团聚、沉积能力以及运移行为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47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819345.2
申请日:2019-08-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鹤羽田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粘酸在促进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方面、以及在制备促进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制剂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筛选出一种促进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的信号分子‑粘酸,研究发现,粘酸对戴尔福特菌有显著的趋化作用和群游作用,能够显著促进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定殖;另外,当粘酸和戴尔福特菌共同作用时,可显著促进戴尔福特菌在植物根际繁殖,植物的总鲜重、总根重、株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nifH基因丰度显著升高,对植物的促生作用进一步显著增强,具有极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