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239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962201.5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相苯乙烯诱导型Ce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热催化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以CeO2球形形貌为基础,在水热法合成的过程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液态苯乙烯,最终转移至微型反应釜、烘箱、马弗炉等设备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晶化,产物经离心洗涤、烘干、焙烧后即得到介孔诱导型CeO2催化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比传统方法更低的晶化温度,且对挥发性有机物(苯乙烯)吸附能力较强,能够高效降解苯乙烯等优点。本发明方法中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且能耗低,为气相苯乙烯在催化燃烧的工业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的制备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870677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3701.0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72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001 , C02F1/66 , C02F1/722 , C02F1/725 , C02F2101/34 , C02F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黄药的废水的连续处理方法,将含黄药的废水过滤后,调节pH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5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527625.2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摩尔比的硅源、碱源、矿化剂、结构导向剂、杂原子金属盐和介观模板剂进行混合研磨至均匀,然后去氧密封,在140‑180℃进行晶化反应,产物经洗涤、过滤、酸处理后烘干,即得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本发明使用矿化剂,将低价态过渡金属杂原子引入到材料中,利用低价态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和结构导向剂中胺基的作用将六价铬还原成低价,降低其毒性;另一方面利用材料的孔结构将部分未被还原的六价铬和还原后的铬吸附沉淀在孔道内,从而达到去除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8597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7623.3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08 , C01P2002/72 , C01P2002/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摩尔比的固体硅源、碱源、模板剂、矿化剂和钛源进行混合研磨至均匀,然后密封,在120-180℃进行晶化反应,产物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后即得高钛含量的钛硅分子筛;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微硅粉和工业副产物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硅源,解决了传统分子筛中硅源价格昂贵的问题;且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温度较传统方法低,通过使用氟化铵作为矿化剂,将钛有效地引入到分子筛骨架中,一步合成了高钛含量的钛硅分子筛TS-1。
-
公开(公告)号:CN1061451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27625.2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40 , B01J20/027 , B01J20/1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2F1/281 , C02F1/288 , C02F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摩尔比的硅源、碱源、矿化剂、结构导向剂、杂原子金属盐和介观模板剂进行混合研磨至均匀,然后去氧密封,在140‑180℃进行晶化反应,产物经洗涤、过滤、酸处理后烘干,即得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本发明使用矿化剂,将低价态过渡金属杂原子引入到材料中,利用低价态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和结构导向剂中胺基的作用将六价铬还原成低价,降低其毒性;另一方面利用材料的孔结构将部分未被还原的六价铬和还原后的铬吸附沉淀在孔道内,从而达到去除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36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42396.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18 , C01P2004/32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规整形貌的介孔硅球的制备方法,属于介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廉价大颗粒商业硅球(0.5?8mm)为母球,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和模板剂并控制反应中溶解?聚合速率,经水热反应合成后进行水热后处理,并在过滤、烘干、350~550℃煅烧3?5h后得到规整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球体。反应溶液经实验证明可多次使用。本发明所获得的介孔二氧化硅具有较为规整的球形形貌并经氮气吸附?脱附表征表明具有比表面积大和规整的介孔孔道结构等特点;本发明所述方法在利用工业硅球的廉价优势的同时,又保持了颗粒的宏观形貌和机械强度,不仅解决了传统介孔材料合成过程中硅源价格昂贵的劣势也解决了介孔材料在催化、重金属吸附中流体阻力的问题,为规整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球在工业化的应用中提供经验。
-
公开(公告)号:CN101973554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10283412.2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硅材料的方法,它以生物发电厂的稻壳灰、冶炼企业的含SiO2烟尘、冶金硅厂的微硅粉及天然硅藻土矿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为原料,磨细后,与摩尔浓度为0.5~4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混合,再在40~60℃温度下处理2~4小时,分离出中间原料;再按中间原料∶NaOH∶结构导向剂∶H2O=1∶0.2~0.5∶0.05~0.2∶150~200的摩尔比混合搅拌8~24小时;进行水热合成或者微波合成后,调整合成液pH值10~12;烘干合成液后,于400~800℃下焙烧2~5小时,冷却后即得到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产品性能优异,环境负荷小、能耗低、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解决了介孔二氧化硅原料难以寻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083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233463.7
申请日:2008-10-22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C01B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碳热还原制备高纯球形二氧化硅的方法,采用生物质燃烧灰、粉煤灰、二氧化硅矿为原料,木炭、石油焦或煤为碳质还原剂,在真空炉内,进行碳热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硅气体,冷却后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球形纳米二氧化硅和球形纳米硅,经过氧化处理,生成高纯球形二氧化硅,其纯度大于99.99%,成球率达到90%以上,粒度分布均匀,粒径为50-200纳米之间,以满足电子、电器、化工产品的功能填料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73353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484713.4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吸附协同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及热催化技术领域。催化氧化过程为:以铜锰复合氧化物或者铈/铜锰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通入空气,同时以普氮为配气,对苯乙烯进行催化氧化反应。通过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铜锰复合氧化物,将铜引入无定型锰氧化物晶格中,促进氧物种的迁移及苯乙烯的吸附、活化能力,随后采用强静电吸附法制备铈/铜锰复合氧化物,调控吸附及催化性能,进而实现优异的苯乙烯吸附及活化性能,同时增强低温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活性,实现苯乙烯在200℃完全催化降解。本发明所述方法工艺简单,且该催化剂具有低温吸附、活化及低温催化氧化苯乙烯的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04693.2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IPC: B01J31/38 , B01J35/00 , B01J37/02 , C02F1/30 , C02F101/14 , C02F101/20 , C02F101/36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协同处理电镀废水中Cr(Ⅵ)与含氟化合物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光催化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复合大颗粒介孔光催化剂置于反应容器中,然后通入电镀废水,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光生电子用于还原解毒六价铬离子,空穴用于将含氟化合物氧化降解,达到同时去除电镀废水中Cr(VI)和含氟化合物的效果;本发明方法中球形大颗粒光催化剂合成方法简单、能耗低,该光催化剂不仅可高效、连续实现Cr(Ⅵ)还原减毒和含氟化合物的氧化降解,同时还解决了粉体光催化剂在重金属吸附和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过程中流体阻力和易于流失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