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180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09797.8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桃枝枯病菌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采用特异性PCR引物组对该病菌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特异性PCR引物组、Green Taq Mix、菌丝基因组DNA、ddH2O;反应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得到510bp目的片段为阳性,为桃枝枯病菌桃拟茎点霉(P.amygdali)。本发明所提供的桃枝枯病菌的特异性PCR鉴定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区别桃枝枯病菌及其属内、属外其他真菌的有效手段,优点在于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便,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007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25715.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病害的防治药物领域内的一种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复合制剂,包括有效成分为梧宁霉素和氯溴异氰尿酸的组合物,所述梧宁霉素和氯溴异氰尿酸的净重比为1:(0.5-2)。该组合物用于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梧宁霉素为生物农药,氯溴异氰尿酸为化学农药,两者复配后,对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毒力具有增效作用,从而增加桃细菌性穿孔病防控中的生物防治比例,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桃果商品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3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0479.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1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同时沉默烟草植物中2个目的基因的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NbSABP2和NbNAC1基因的特异引物扩增出NbSABP2和NbNAC1基因片段,再获得(NbSABP2+NbNAC1)片段,将该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上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获得重组质粒,再进一步构建病毒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侵染烟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结果表明NbSABP2和NbNAC1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实现了同时沉默烟草植物中2个目的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0760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296373.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紫藤脉花叶病毒的LAMP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本发明采用环介导等温技术,并根据Genebank中已提交的WVMV基因的CP序列设计引物,获得LAMP引物组,所述的LAMP引物组包括F3、B3、FIP和BIP四种引物,该试剂盒还包括LAMP反应基础液,LAMP反应基础液和LAMP引物组构成了检测体系,该试剂盒能够简单快速地检测到紫藤脉花叶病毒,其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等优势,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一些不足。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WVMV全程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LAMP反应在恒温水浴锅中进行,不需要繁琐的实验步骤及昂贵的分子试剂及仪器。
-
公开(公告)号:CN1094633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68232.1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控桃枝枯病的复合制剂、防治方法及应用,包括病枝修剪、清园,将病枝残体运出桃园集中深埋,减少病害侵染菌源;在秋季桃落叶期和春季桃芽萌动期施用中生菌素与咪鲜胺、申嗪霉素与咪鲜胺两种复合剂中的一种。本发明提出应采用组合防治方法,通过病枝修剪和清园减少田间越冬的菌源基数,再结合秋冬落叶期和桃芽萌发期的中生菌素与咪鲜胺、申嗪霉素与咪鲜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桃枝枯病发生和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396930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70723.3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的防治,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及应用,生物农药为申嗪霉素,化学农药为多菌灵。该复配对桃褐腐病菌的毒力具有相加和增效作用,因此可以研发新型复配剂或直接混合使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用于桃褐腐病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0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009797.8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桃枝枯病菌的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采用特异性PCR引物组对该病菌特异性基因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特异性PCR引物组、Green Taq Mix、菌丝基因组DNA、ddH2O;反应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得到510bp目的片段为阳性,为桃枝枯病菌桃拟茎点霉(P.amygdali)。本发明所提供的桃枝枯病菌的特异性PCR鉴定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区别桃枝枯病菌及其属内、属外其他真菌的有效手段,优点在于快速、准确、灵敏、操作简便,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65150.9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44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桃枝枯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的引物组及其快速检测的方法和试剂盒。引物组合包括一对外引物F3、B3和一对内引物FIP、BIP。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桃枝枯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试剂盒,除了包含上述引物组合物之外,还有10×Thermopol Buffer、dNTPs、MgSO4、甜菜碱、Bst DNA聚合酶。本发明以MTEF1基因保守区片段序列设计LAMP引物,并进行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能对桃枝枯病菌进行LAMP检测,反应过程简便、检测周期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肉眼观察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0987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58840.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属于植物保护学科中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拮抗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的粪产碱杆菌及应用,该菌株分类命名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于2020年6月17日送交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GMCC No.20098。在温室盆栽和田间防效试验中,YZ19菌液能较好地降低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叶率或病情指数达到控制病害发展的目的。因此可以用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YZ19研发新型生物农药,用于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生物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17134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771671.3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01N25/04 , A01N43/653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农药生产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防治桃枝枯病的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成:苯醚甲环唑40-45%;润湿分散剂2-6%;增稠剂0.1-0.3%;防冻剂3-5%;消泡剂0.4-0.6%;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原料经湿法砂磨获得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本发明制备的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具有贮存稳定性高,润湿分散剂用量低,加工简单,防治效果明显等特点。其专用于防治桃拟茎点霉菌引起的桃树枝枯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