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惰性载体沙门氏菌及其潜在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24369.8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惰性载体沙门氏菌及其潜在应用,其有望开发成一种新型惰性载体菌,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所述惰性载体沙门氏菌目前已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No.17340,保藏日期为2019年3月18日,分类命名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菌株代号S9。该沙门氏菌分离自健康鸡群,其惰性载体特性是在较高的工作浓度下的细菌数量与不同遗传背景的多种鸡源血清不发生任何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即与鸡源血清不产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我们称该沙门氏菌为惰性载体沙门氏菌。本发明为开发新型简便快速间接凝集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惰性载体菌和其潜在应用。

    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3771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400163.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所述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包括惰性载体菌S9和在其表面展呈表达和携带P抗原因子的复合体S9‑P。该惰性载体间接凝集试验检测系统仅携带P抗原因子,成分单一,特异性靶向,与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鸡的全血或血清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产生肉眼可见的阳性颗粒凝集反应,而与非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不同背景鸡源血清、全血不出现非特异性交叉凝集反应。该S9‑P基于玻板凝集反应操作平台,操作简便,反应灵敏快速,凝集反应颗粒肉眼可见,结果清晰易判,在两分钟内完成测试和结果判定,该S9‑P适用于鸡群中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靶向特异性检测,在鸡群的现场监测和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及其潜在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0050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427735.8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及其潜在应用。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是由惰性载体菌S9使用LB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连续在体外培养传代至第四十代获得,在工作浓度细菌数量下能与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血清和全血都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具有携带和表面表达展呈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不同抗原因子的特性,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人和多种类动物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凝集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不佳的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特异靶向鞭毛钩基因flgE的PCR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有鞭毛和无鞭毛沙门氏菌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14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36658.7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靶向鞭毛钩基因flgE的PCR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有鞭毛和无鞭毛沙门氏菌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特异靶向鞭毛钩基因flgE的PCR引物包括上游引物flgE-UP和下游引物flgE-LO,其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该引物通过特异靶向鞭毛基因flgE,PCR快速检测包括有鞭毛沙门氏菌和无鞭毛沙门氏菌在内的所有沙门氏菌,检测快速、敏感、特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准确检测出待检样品中存在和污染的沙门氏菌,可在24小时内得到检测结果,为食品、饲料、环境样品或粪便中沙门氏菌监测和防控人类、畜禽和各种动物沙门氏菌感染发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皮层含取向排列磁性纳米线的聚合物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5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28552.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层含取向排列磁性纳米线的聚合物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将磁性FeCo纳米线、醋酸纤维素、N‑甲基吡咯烷酮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铸膜液,然后将铸膜液涂覆在石英玻璃板上,在外磁场的引导下,在空气中流延并取向,最后在水中进行液相转化,制得皮层含取向排列磁性纳米线的聚合物多孔膜。本发明利用聚合物皮层的磁性FeCo纳米线实现了在外界磁场下精确调控聚合物薄膜皮层纳米级尺寸膜孔的目的,制得的皮层含取向排列磁性纳米线的聚合物多孔膜在导电薄膜、分子印迹薄膜、水处理、磁响应、电响应传感器等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0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3278.6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混凝土裂缝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活性材料其具体成分如下:50‑200g/L,5‑20wt%的麦芽提取物、5‑20g/L,0.5‑2wt%的蛋白胨、5‑20g/L,0.5‑2wt%的琼脂、10‑30g/L,1‑3wt%的猪皮明胶、10‑30g/L,1‑3wt%羧甲基纤维素CMC、去离子水、20‑40g/L,2‑4wt%大豆蛋白粉、灵芝菌。本发明的生物活性材料,是通过真菌菌丝在混凝土裂缝中生长,从而修复裂缝;并且混凝土内部还含有细小孔隙,菌丝可自主寻觅渗入细小孔隙中,从而更好地与混凝土粘结在一起,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一种泛性型惰性载体大肠杆菌及其潜在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60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428277.X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及其潜在应用。泛性型惰性载体沙门氏菌S9H是由惰性载体菌S9使用LB固体和液体培养基连续在体外培养传代至第四十代获得,在工作浓度细菌数量下能与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血清和全血都不发生非特异性凝集反应,且具有携带和表面表达展呈人源、鼠源、牛源、猪源和禽源(包括鸡、鸭、鹅、火鸡、鸽子、鹌鹑)不同抗原因子的特性,可应用于简便快速检测人和多种类动物抗原或感染抗体的间接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的开发,改进和完善现有凝集抗原抗体检测的凝集试验的特异性、敏感性不佳的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