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裂线段的碎裂结构岩体碎裂程度量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811168530.1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裂线段的碎裂结构岩体碎裂程度量化方法,属于碎裂结构岩体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碎裂结构岩体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2)分析结构面几何特征的概率分布和特征参数;(3)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数据生成;(4)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5)输出剖面视图;(6)基于线裂线段计算线裂指数。其根据现场获取的碎裂结构岩体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分析结构面几何特征的概率分布和特征参数,以此获取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数据并实现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根据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可视化成果输出输出剖面视图。以此为基础建立碎裂结构岩体的线裂分布函数,表征碎裂岩体的碎裂程度。

    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0638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471652.4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涉及冰水堆积层勘察领域。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包括:冰水堆积体边坡和分层组件。所述冰水堆积体边坡包括冰水堆积层、下部土层和上部土层。使用后该种施工方式,采用先开设较小的挖掘槽再进行延长,减少因挖掘槽直接开设,挖掘槽发生坍塌的情况。挖掘槽延伸至需要长度后,继续伸长伸缩扩展件,通过伸缩扩展件将支架外壁压紧于挖掘槽,增大支架和挖掘槽的阻力,进而起到支撑扩展支撑件的目的。再进行扩展支撑件下侧的土层挖掘分层,通过固定后的扩展支撑件支撑上部的土层,减少人工挖掘时,上部的土层容易坍塌的情况,进而减少上部的土层对冰水堆积层调查的影响。

    一种降雨型浅层土质滑坡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74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4397.5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雨型浅层土质滑坡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浅层土质滑坡源区的土壤含水率和降雨量信息;预警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浅层土质滑坡源区的土壤含水率和降雨量信息提取基于土壤含水率和含水率切线角的参数信息,并根据提取的基于土壤含水率和含水率切线角的参数信息对浅层土质滑坡源区的滑坡风险进行预警;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降雨型浅层土质滑坡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将土壤含水率作为降雨型浅层土质滑坡监测预警的核心指标,从而提供了一种监测指标精简、监测成本降低且不依赖于远程计算的降雨型浅层土质滑坡分布式监测预警系统。

    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20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73701.0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属于动三轴试验技术领域,该离散式动三轴试验制样装置包括离散箍环组件和三瓣膜片组件。箍环底座组成土样底座,对土样击实过程中进行底部支撑,箍环滑座对土样下端进行侧向支撑,吸收土样击实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增加土样底座模具的强度精度。通过导杆增加三瓣环板的侧向支撑强度和精度,顶压液压缸控制三瓣环板环绕贴合时,配合上述的土样底座模具,组成土样击实筒状模具。通过箍环液压缸控制箍环底座部分分离,通过顶压液压缸控制三瓣环板部分分离,试验人员可对制样外壁进行高精度测量,方便沉积界面返工,沉积界面的倾斜角度和高度精确可控,动三轴试验数据误差更小。

    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20931.8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涉及滑坡试验领域。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包括:翻斗的上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架,而在升降架之间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其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之间通过万向节使其角度调节,同时在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夯实机,其夯实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底板,在翻斗内部的试验样土需要进行夯实时,此时通过棘杆、万向节和第二往复丝杆,对试验样土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夯实。

    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063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471652.4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涉及冰水堆积层勘察领域。冰水堆积层快速分层装置包括:冰水堆积体边坡和分层组件。所述冰水堆积体边坡包括冰水堆积层、下部土层和上部土层。使用后该种施工方式,采用先开设较小的挖掘槽再进行延长,减少因挖掘槽直接开设,挖掘槽发生坍塌的情况。挖掘槽延伸至需要长度后,继续伸长伸缩扩展件,通过伸缩扩展件将支架外壁压紧于挖掘槽,增大支架和挖掘槽的阻力,进而起到支撑扩展支撑件的目的。再进行扩展支撑件下侧的土层挖掘分层,通过固定后的扩展支撑件支撑上部的土层,减少人工挖掘时,上部的土层容易坍塌的情况,进而减少上部的土层对冰水堆积层调查的影响。

    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4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0455274.3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其中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试样筒,底座上设置的渗水板将其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具有渗水孔的顶盖上方的侧壁上和底座下腔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过水孔;顶盖与底座及试样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至少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底座和试样筒上端的容纳槽两侧具有与容纳槽连通的安装腔;顶盖和试样筒下端的容纳槽内均设置有沿其滑动的插入部,底座和试样筒的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插入部配对、并卡紧插入部的承接部。

    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147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55274.3

    申请日:2017-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06 G01N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及测量渗透系数的方法,其中原状土渗透试验装置包括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试样筒,底座上设置的渗水板将其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具有渗水孔的顶盖上方的侧壁上和底座下腔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过水孔;顶盖与底座及试样筒的上端和下端均至少开设有两个容纳槽,底座和试样筒上端的容纳槽两侧具有与容纳槽连通的安装腔;顶盖和试样筒下端的容纳槽内均设置有沿其滑动的插入部,底座和试样筒的安装腔内设置有与插入部配对、并卡紧插入部的承接部。

    刚柔结合支护结构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4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2715.6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6 E21D11/02 E21D11/14 E21D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尤其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弧U型钢布置在巷道顶部,直U型钢布置在巷道两侧壁,弧U型钢与直U型钢通过U型钢卡缆连接;弧U型钢、直U型钢与巷道的围岩之间布置有枕木;弧U型钢和直U型钢的U型槽开口朝向枕木;底板铺设在巷道底部;钢索首尾连接围成巷道横截面的形状,分布在弧U型钢的U型槽内、直U型钢的U型槽内以及底板下边。本发明提供的刚柔结合支护结构,U型钢起到刚性支护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破坏U型钢时,其内部的钢索起到柔性支护作用,从刚性支护到柔性支护的过渡阶段,就是该支护结构对冲击载荷的缓冲作用,从而起到抗冲的效果。

    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6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0931.8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涉及滑坡试验领域。高速滑坡启动过程机制试验装置包括:翻斗的上端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升降组件,其升降组件的输出端设置有升降架,而在升降架之间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其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之间通过万向节使其角度调节,同时在第一往复丝杆和第二往复丝杆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夯实机,其夯实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底板,在翻斗内部的试验样土需要进行夯实时,此时通过棘杆、万向节和第二往复丝杆,对试验样土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夯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