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982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41237.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陈志雄 , 肖光秀 , 杨秀云 , 董诗龙 , 赵秋芬 , 张祖构 , 罗怀宇 , 寸建芹 , 谢志和 , 张全启 , 余晓军 , 朗成伟 , 夏再兴 , 王晓云 , 王留仙 , 金再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秧机苗床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秧板,秧板上设有多个缺料传感器,秧板的中部设有多个加长导料架,秧板的一侧设有多个自动上料机构,多个自动上料机构的底部均设于主支撑板的顶面,主支撑板的一端设于秧板的下部,该发明通过多个自动上料机构对应多个苗床滑道,分别进行自动上料;分别通过秧盘推送架存放多个苗床秧盘,并一次推出一个秧盘至脱盘机构;通过脱盘机构将软盘和苗床分离后,将苗床推送至对应的苗床滑道中;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培育苗床的软盘实现自动推送,减少了对苗床的转移操作,不增加额外的工具,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998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141237.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陈志雄 , 肖光秀 , 杨秀云 , 董诗龙 , 赵秋芬 , 张祖构 , 罗怀宇 , 寸建芹 , 谢志和 , 张全启 , 余晓军 , 朗成伟 , 夏再兴 , 王晓云 , 王留仙 , 金再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秧机苗床自动上料装置及其上料方法,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秧板,秧板上设有多个缺料传感器,秧板的中部设有多个加长导料架,秧板的一侧设有多个自动上料机构,多个自动上料机构的底部均设于主支撑板的顶面,主支撑板的一端设于秧板的下部,该发明通过多个自动上料机构对应多个苗床滑道,分别进行自动上料;分别通过秧盘推送架存放多个苗床秧盘,并一次推出一个秧盘至脱盘机构;通过脱盘机构将软盘和苗床分离后,将苗床推送至对应的苗床滑道中;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培育苗床的软盘实现自动推送,减少了对苗床的转移操作,不增加额外的工具,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40976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14295.0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小穗水稻杂交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杂交场所:在专门的温室大棚中进行;(2)选株:要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和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本;(3)整穗:母本籼稻:抽出剑叶叶鞘出3/4至4/5的穗子,剪去稻穗上部和下部枝梗上的小穗,将中部枝梗上的小穗留下来,留下小穗,将其它小穗统统剪去;(4)去雄:剪颖去雄;在整过穗的穗上,用剪刀从小花外稃上部斜剪去1/3‑1/4;(5)授粉;(6)收获:杂交籽粒成熟后,将每个杂交稻穗单独脱离、保存,供下一步播种观察。本发明可提高优质软米产量10‑20%,软米单产由400‑500公斤提高到500‑600公斤,单产提高100公斤。
-
公开(公告)号:CN116651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4508.4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脱粒去壳一体设备,涉水稻脱粒去壳领域,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部且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脱粒装置、晒干装置、去壳装置、收集装置以及设于箱体一侧的动力装置,脱粒装置包括设于箱体顶部的脱粒筒,设于脱粒筒一侧的除杂部件,其底部设有筛选部件,晒干装置包括两块晒干部件以及对应的开合部件,去壳装置包括对称布置的两块碾盘,出料装置包括设于箱体底部的风选部件,设于风选部件下方的出料部件,设于箱体一侧的杂料箱,设于杂料箱底部的两块粉碎轮,动力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支撑板靠近箱体一侧的第一电机,设于第一电机执行端的传动部件,本发明为一种能够整合水稻成米全过程的全自动化的脱粒去壳一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18959409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2706957.0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植用一次成墒耙具,该耙具设置在牵引车辆的后方,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覆盖有盖板,矩形框架的下方设有犁具机构,盖板两侧竖直向下设有挡泥板,盖板的后侧方铰接有辅助盖板,挡泥板的后侧方铰接有起垄犁,辅助盖板与起垄犁的顶部相接触;可犁地、开沟、起垄,一次性成,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8042448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1508701.2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C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插秧机用的自动上苗机构,包括车体,在车体靠近把手的一侧设有电源箱,所述车体的两侧内壁设有可循环的托盘叠放机构,在车体内部底端设有托盘推送机构,在托盘推送机构的顶端以及托盘底部之间设有可相互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针对秧苗运输工作效率低此问题,采用了齿轮链传动机构来运输秧苗,再经由丝杠机构送出,轻快便捷,极大地提升了秧苗运输的工作效率,并通过控制器来监测秧苗数量,能更迅速的统计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22322291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1111231.5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水肥利用率的育苗盘,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主盘和副盘,所述主盘和副盘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主盘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注入营养液的注入管;育苗机构;所述育苗机构包括内胆和盒体,所述内胆卡接在主盘和副盘的内腔,所述内胆的内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分布有多组卡口,所述盒体卡接在卡口的内部,所述盒体的内底部开设有孔洞。通过注入管向主副盘内注入营养液,盒体内培育幼苗,采用渗透灌溉的方式为幼苗提供养分,相比传统的直接灌溉能够大大提高水肥的利用率,避免水肥的浪费,同时,不会由于水肥过多对植物根系造成妨害,保证了幼苗的培育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902599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2991537.1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稻种子清筛装置,包括处理箱和壳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筒,且进料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筒与处理箱之间连接有同一个连接筒,且连接筒靠近进料筒的一端延伸至进料筒内并固定安装有网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位于左侧的导向杆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在水稻种子进如壳体的过程中和筛分过程中产生灰尘等杂物进行抽取并收集,同时能够通过控制安装板和筛板前后往复运动的方式对水稻种子进行高效的筛分,且能够根据需要对筛板的倾角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220387048U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21062536.7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米筛选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筛选机本体,所述筛选机本体包括主体部、进料管、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除静电机构对大米进行除静电,在吸气风机的排气端安装滤袋等设备,对排出的粉尘进行收集,从而实现对大米进行除尘的目的,提高大米的洁净度,同时对粉尘进行吸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也降低了粉尘对筛选机本体的干扰,提高了大米筛选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筛选机本体对大米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碎米和符合要求的大米进行分离,分离后的两种米分别通过第一排料管和第二排料管排出,这样的大米筛选方式提高了大米的筛选效率和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326227U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21836924.6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C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秧苗补插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摄像头对行走过程中的稻田画面进行扫描,通过提前设置的程序,自动识别秧苗的缺失,然后精准定位,随后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然后利用螺套带动连接块左右移动,同时配合螺纹套筒使螺纹套筒在螺纹柱的表面左右移动的同时螺纹套筒带动拨杆旋转,依次对摆苗框内的秧苗进行下拨,然后秧苗沿着连接框滑入活动框内,使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活动块对活动框进行左右平移,调节活动框的位置,移动至缺苗的位置,然后电动推杆带动第一三角块向下移动,第一三角块在第二三角块的配合下向后移移动,然后推动移动框和推块向后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将秧苗插入稻田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