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
    2.
    发明公开
    空调器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066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0132.1

    申请日:2022-11-22

    Inventor: 刘群波 许克 李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室内换热组件、压缩机;室内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具有回气口、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空调器系统具有再热除湿模式,对应此模式下,在空调器系统内形成有再热循环流路以及制冷除湿循环流路;第二排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回气口依次连接于再热循环流路上;第一排气口、室外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回气口依次连接于制冷除湿循环流路上;在第二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之间设有分配支路,分配支路上设有调流装置,用以调节自第二排气口进入室外换热器进行冷凝的冷媒流量。

    一种热泵系统及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9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63926.8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该系统包括:室外换热器、后级控制对象、第一四通阀、第二四通阀、第三四通阀、第四四通阀、控制器以及位于室外的压缩机;后级控制对象包括蓄能水箱、空调内机和生活水箱;其中,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经所述第一四通阀连接所述蓄能水箱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二四通阀的连接所述空调内机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三四通阀连接所述生活水箱的第一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经所述第四四通阀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吸气口;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和所述第三四通阀的通断,以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36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54058.9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冷媒主路和冷媒支路,冷媒主路包括压缩机、室内机、室外换热器以及换向组件,冷媒支路包括储能装置和第一控制阀,冷媒支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室内机和室外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与冷媒支路的另一端连通,该方法包括:当热泵系统处于回油模式时,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并控制换向组件运行以使室外换热器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以及室内机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获取储能装置的过冷度;根据过冷度控制第一控制阀的开度,以使冷媒支路中的压缩机油回流至压缩机。本发明旨在提高储能装置所在管路的回油效果,避免压缩机缺油损坏。

    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22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803344.5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热泵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第一控制阀、节流装置、室外换热器以及冷媒支路,室内换热器、第一控制阀、节流装置以及室外换热器相连接,冷媒支路包括储能装置,冷媒支路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第一控制阀与节流装置之间的管路与冷媒支路的第二端连接,该方法包括:当热泵系统在第一状态下运行预设储能模式时,控制第一控制阀以目标开度运行以使冷媒存储于室内换热器;其中,第一状态下压缩机的回气口与室外换热器连接、以及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内换热器连接。本发明旨在提高热泵系统在单独的储能模式中运行可靠性。

    热泵系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82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121175.7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其中,该热泵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流向切换模块。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缸和第二压缩缸,第一压缩缸设置第一排气口和第一回气口,第二压缩缸设置第二排气口和第二回气口,第二排气口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回气口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流向切换模块以第一位置运行时,第二管路与第二回气口连通且第一排气口与第一管路连通;流向切换模块以第二位置运行时,第二位置对应的第一排气口与第二回气口连通。本发明旨在提高空调器在不同场景下的换热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