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流微网变换器的出力分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71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3523.5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微网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直流微网变换器的出力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微网中的每台变换器的额定容量、输入功率及出力;根据所有台变换器的输入功率之和与所有台变换器的额定容量之和两者的比值,计算出当前直流微网变换器的整体负载率;将当前直流微网变换器的整体负载率与预设满载负载率进行比较,根据两者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在各变换器之间进行出力调配操作;当确定执行在各变换器之间进行出力调配操作时,计算每台变换器在当前工作点附近的效率变化率;将每台变换器在当前工作点附近的效率变化率与其对应效率变化率的目标上限及下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执行相匹配的出力分配方案。

    一种植物工厂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通风管道及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98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1220.3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风系统领域,提供了一种植物工厂送风管道、回风管道、通风管道及通风系统,其技术方案为:每层植物种植架上放置带多个植物种植篮的栽培板,每层栽培板的下方敷设送风管路,上方设置植物生长LED灯,所述植物生长LED灯上方敷设回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和回风管路均采用仿生结构,每一级管路连接具有多个分支的下一级管路,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侧送风口和上送风口,所述上送风口位于最末级送风管路上方,向上均匀送风,所述侧送风口位于最末级送风管路两侧,向种植篮底部送风,所述回风管路包括多个回风口,回风口位于最末级回风管路下方,进行回风,通过侧送风口、上送风口和回风口之间形成的气流经过植物生长LED灯,以实现送风与降温。

    一种充电站内充电桩状态分类、可调潜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22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91215.8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站内充电桩状态分类、可调潜力计算方法及系统,按照设定时间间隔,获取充电桩状态的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各个充电站内的充电桩数量、被占用的充电桩数量、充电站内所有充电桩在每个时段的充电时间以及各个充电站在每个时段的总用电量;根据基础数据计算得到各个充电站在每个时段正在充电的充电桩数量及平均充电功率、各个充电站占用但未使用的充电桩数量;计算得到各个时段新增接到充电桩的电动汽车数量和各个时段新增开始充电的电动汽车数量;根据上述两个电动汽车数量的值,对充电站内的充电桩根据状态进行分类。本发明实现了对充电站内的充电桩根据状态进行分类和可调潜力上下限的计算。

    一种基于农光互补场景下的智能种植大棚及其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1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85640.9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农光互补场景下的智能种植大棚及其调控方法,其技术方案为:获取太阳能光伏板实际功率和大棚内的光照度信息;将太阳能光伏板实际功率和大棚内的光照度信息和对应的配置信息,结合预设的判据进行比较;以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功率和农作物产量品质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根据比较的结果控制移动机构在对应的轨道上移动,改变太阳能光伏板的位置,从而调节太阳能光伏板和种植大棚内农作物之间的太阳光分布量。利用太阳能光伏产生的电能,根据植物栽培的条件,控制植物生长,实现了太阳能发电与农业生产的高效融合。

    基于动力学与结构方程耦合的区域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69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637170.6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动力学与结构方程耦合的区域碳排放预测方法及系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各调控路径的路径系数,根据路径系数大小得到影响识别造成区域碳排放的第一关键因素和关键调控路径;获取区域历史碳排放数据,构建区域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多个子系统,对各子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影响区域碳排放的第二关键因素;耦合第一关键因素、关键调控路径和第二关键因素,选取重合度大于设定阈值的关键因素作为预测变量;每个预测变量设置不同的情景方案,将所有的情景方案组合,比较每种组合下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基于符合条件的碳排放量预测结果对应的情景方案组合生成发展方案。其不仅体现了各部分存量、流量和辅助变量之间的反馈,同时注重了每项数据本身的有效性,有利于筛选出关键因素进行情景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