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7700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285814.3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铸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连铸机器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连铸数字工厂三维静态模型;构建设置有可视化界面的连铸数字工厂三维动态模型;构建设置有连铸机器人运行检测数据库的连铸数字工厂三维动态模型;根据实时的设备运行数据和实时的操作工作数据,使用设置有连铸机器人运行检测数据库的连铸数字工厂三维动态模型,对连铸机器人进行管理。所述的系统包括包括模型构建单元、数据库构建单元以及管理应用单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人力成本投入大、存在安全风险、智能程度低、管理便捷性差、用户体验差以及系统实用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37118.5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磊 , 乔建基 , 黄碧辉 , 陈臣 , 朱丽业 , 汤浚 , 常文杰 , 武益博 , 朱杰 , 张林权 , 罗峰 , 蒲文魁 , 卢可佳 , 杜倩倩 , 钱凤云 , 吴建明 , 苏锦 , 张磊
IPC: G06Q10/04 , G06Q50/04 , G06T17/00 , G06T7/62 , G06F16/242 , G06N3/08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间包钢水重量预测方法及其系统。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若干中间包钢水重量机理模型;根据若干中间包钢水重量机理模型,建立模型数据库;根据当前的中间包的编号,在模型数据库中,匹配对应的中间包钢水重量机理模型;将当前的中间包的钢水液面高度数据输入对应的中间包钢水重量机理模型,进行钢水重量预测,得到当前的中间包的钢水重量预测结果。所述的系统包括工厂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模型构建单元、数据库单元以及钢水重量预测单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数据准确性和质量差,智能程度化低,硬件成本投入大以及称重过程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0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57679.0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连铸仿真计算的知识库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模型步骤:收集人工智能算法模型,从人工智能模型中选出知识收集模型;知识收集步骤:通过知识收集模型收集连铸领域专家的知识信息,并把连铸领域专家的知识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存储于数据库;知识提纯步骤:对文字信息进行提纯处理,使得文字信息中的冗杂数据去除后得到关键知识信息。本发明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方式去提炼连铸专家的信息,使得连铸专家的信息存储于数据库形成知识库用于连铸仿真计算,使得改方法比传统输入或者沟通交流的手段的效率高,进而使得建立知识库的成本降低,并且使得建立的效率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95861.2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厂非标设备智能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理步骤:素材收集,对设备设计对象进行梳理,仔细分析研究非标设备的设计方案;归纳步骤:对设备类型分门别类,归纳总结,具体分类方式包括属性分类、用途分类、技术特征分类和重要性分类;确立驱动步骤:确立主驱动参数,形成交互按钮。本发明结合软件功能,综合运用自顶向下、参数化、模块化、标准化方法,并通过编程实现非标设备的智能化设计,探索了一条通过新老结合将设计经验固化于设计工具,并有机结合的思路,使得钢铁厂设备设计时进行专业化分工,进而使得钢铁厂设备设计越来越精细。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66353.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N3/047 , G06N3/08 , G06N5/022 , G06F16/33 , G06F16/35 , G10L1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结晶器铜板温度场计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参数步骤:登陆仿真系统,通过仿真系统构件虚拟连铸设备,将计算机的通讯接口与实体连铸设备的通讯接口进行网络连接,并将实体连铸设备的结晶器铜板参数输入仿真系统的虚拟连铸设备;安装传感器步骤:在实体连铸设备的结晶器铜板的热面安装热流密度传感器,在结晶器铜板的冷却水进出口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流速传感器。本发明通过仿真系统对实体连铸设备的温度场数据进行监测和预测,并通过构建的虚拟连铸设备对预测的数据进行试运行,使得计算出的连铸结晶器铜板温度场的数据应用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能够有效的预防板坯在结晶器中产生的质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29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263632.6
申请日:2023-03-18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坯质量检测方法,属于冶金数字化领域,通过多个维度对板坯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和评价,可以实现在线判断板坯的质量,从而确定板坯是否可以热送,提高了板坯检测的效率,并且给工作人员调整连铸机的工艺参数提供参考,能够有效地辅助工厂提升板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75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5815.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远程安装大包水口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冶金数字化领域,通过构建数字孪生生产线,在具备钢包长水口安装条件时,控制长水口安装机器人夹取长水口进行安装,避免了现有技术由人工安装长水口导致工人所处的环境恶劣,且存在高温、粉尘、钢水喷溅以及高处跌落等不安全因素的问题,提升了长水口安装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13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63626.0
申请日:2023-03-18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2D11/04 , G06F18/214 , G06N3/0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连铸结晶器液位冒涨的方法,属于冶金数字化技术领域,通过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使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查看连铸结晶器的实时工作状态,从而可以手动打开连铸结晶器的防冒涨模式,并且通过对连铸结晶器的运行参数进行分析,以获取连铸结晶器可能发生冒涨的风险,当存在冒涨风险时,提示操作步骤,从而提前打开防冒涨模式,实现预防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6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95064.4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铸设备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数字孪生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传感器采集连铸设备运行数据;S2.在用于仿真的计算设备上,使用数值模拟工具对分析对象进行基础的数值计算,并建立降阶模型;S3.降阶模型与连铸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交互;S4.降阶模型计算得到设备当前工况下的各类计算结果。本发明将数值仿真、IOT技术、机器学习等技术综合进行应用,通过利用现场的实时数据,借助仿真模型,实现了对设备场分布及关键数据的监控,同时通过仿真结果对设备未来的状态进行预测,更好地了解设备状态,可以发现设备的一些设计缺陷,可以为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监测、诊断、与寿命预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51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15957.8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12 , G06F17/18 , G06F3/0481 , G06Q10/04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1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结晶振动装置仿真流程封装工具开发方法,属于结晶器振动装置仿真技术领域,通过构建连铸结晶振动装置仿真运行模块,能够对连铸结晶振动装置进行有效地仿真,并且通过仿真工具交互界面简化了参数调整的操作以及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仿真结果,而对接脚本能够实现仿真工具交互界面与连铸结晶振动装置仿真运行模块之间的通信,从而可以使工程使快速地根据封装工具进行仿真工作,最后部署了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仿真参数的智能化调整,降低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