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4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09658.1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2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森林植被数量化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选定研究区域,例如特定的自然保护地,基于网格式布点设置样地。划分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天然林。针对人工林样地进行调查,根据人工栽植的优势树种,直接合并样地;然后,求取优势树种的重要值,提取特征种,以对样地所代表的植被类型进行命名。针对天然次生林、天然林调查数据,则要使用群落相似系数,计算群落相似性,然后根据阈值,进行样地聚类,至少要分群系/优势度型、群丛两级;对聚类之后的样地数据,计算重要值,筛选出特征种,然后以特征种命名样地所代表的植被类型。本发明解决了植被难以数量化分类、精度低、群落最小面积验证存在边缘效应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0859259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740916.8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诱虫捕虫装置,包括立柱组件、光伏组件、诱虫捕虫组件,能够伸缩的立柱组件的顶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点,一个或多个所述光伏组件与连接点能够拆卸的连接,所述诱虫捕虫组件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诱虫捕虫组件包括电源、能够提供不同波长的灯柱、电网,所述电源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光伏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灯柱、所述电网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便于拆卸携带、组装方便,同时使用灵活度高,能够满足不同种类昆虫的捕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