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折射波与面波联合反演剩余煤层厚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25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733.5

    申请日:2016-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2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折射波与面波联合反演剩余煤层厚度的方法,首先在巷道底板位置布置多个炮点,并通过地震仪获取地震记录;然后根据折射波法、并对数据中的面波信号进行频散处理,得到两个初始的两层速度模型,即可以得到出表层煤层纵波速度、和下层底板岩石纵波速度、以及剩余煤层的厚度、,并作为新的初始反演模型(,,)。以此模型计算理论首至波曲线和理论面波频散曲线及、和、之间的残差,并设置残差终止条件。本发明可达到探测剩余煤厚的目标。

    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8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110137199.9

    申请日:201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包括:地震波数据采集;震源发出地震波信号,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波数据处理;获取巷道顶板15-50米内有效的二维地震剖面;地质构造分析解释;分析解释巷道顶板上部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地震数据采集包括:在巷道顶板和侧帮布置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获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处理包括: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实施巷道校正处理、数据预处理、偏移叠加处理和时频分析处理,获得有效的巷道顶板岩煤层地震剖面及频谱剖面。本发明提供的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能够提高对小构造的判断能力,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8884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10137199.9

    申请日:201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及系统,包括:地震波数据采集;震源发出地震波信号,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地震波数据处理;获取巷道顶板15-50米内有效的二维地震剖面;地质构造分析解释;分析解释巷道顶板上部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地震数据采集包括:在巷道顶板和侧帮布置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获取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处理包括: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接收地震波信号,实施巷道校正处理、数据预处理、偏移叠加处理和时频分析处理,获得有效的巷道顶板岩煤层地震剖面及频谱剖面。本发明提供的巷道顶板二维地震勘探方法能够提高对小构造的判断能力,为煤矿开采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提高开采作业的安全性。

    围岩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8968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86464.7

    申请日:2017-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18 G01V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其中,该围岩测试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待测围岩在至少一个时段的应变数据和电场数据;其中,所述数据采集装置置于所述待测围岩中的钻孔中;根据每个时段的应变数据,得到所述每个时段的位移场数据;根据所述每个时段的电场数据,得到所述每个时段的电阻率数据;根据所述每个时段的位移场数据和所述每个时段的电阻率数据,确定所述围岩在所述每个时段内的形变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围岩测试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准确测得围岩的形变参数,提高了围岩变形情况的测试精度,为消除煤层开采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理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