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吸收用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中熵合金气凝胶

    公开(公告)号:CN11756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28987.2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吸收用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的中熵合金气凝胶,涉及纳米复合材料微波吸收领域。本发明通过自燃烧结合一步还原/催化的方法在中熵合金气凝胶骨架上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得到了FCNM(FeCoNi‑Melamine)结构。中熵合金气凝胶骨架有大量的微孔结构,使得更多的电磁波进入结构内部,经多次反射而逐渐损耗;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导电能力,使电磁波产生的感应电流以焦耳热的形式在电流传导的过程中耗散掉。由于碳纳米管与中熵合金骨架的磁电耦合效应,可以通过调节碳纳米管的长度来获得合适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因此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抗匹配以及电磁波吸收性能。

    一种蜂窝状多孔碳纳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060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46056.8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波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多孔碳纳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PVA粉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金属盐颗粒,搅拌均匀后再加入PTFE乳液,得到纺丝液;S2、将纺丝液转移到注射器中并连接针头,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纤维膜;S3、将聚合物纤维膜置于马弗炉中,在空气氛围下加热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稳定型聚合物纤维膜;S4、对稳定型聚合物纤维膜予以焦耳热处理,制得蜂窝状多孔碳纳米纤维‑高熵合金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中采用了多孔碳纳米纤维与高熵合金复合材料作为吸波材料,能够增加复合材料比表面积、降低复合材料整体密度、延长电子转移路径,提升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一种双阴离子醚类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60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09450.1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阴离子醚类电解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在手套箱中称量相应质量的六氟磷酸钠以及四氟硼酸钠;2)在手套箱中配制一比一体积比的二乙二醇与乙二醇二甲醚;3)将六氟磷酸钠以及四氟硼酸钠溶于体积比为一比一的二乙二醇与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搅拌12h至溶液颜色完全澄清无沉淀为止,解决了钠离子电池阴极在长期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过大,在高电压状态下构建具有丰富无机物质的CEI具有挑战性,阴极材料中Na+电导率和扩散系数小的CEI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NIB系统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消耗和容量的快速衰减的问题。

    多级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电磁微波吸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1747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383277.7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电磁微波吸收领域。本发明先通过在棉布表面包覆导电性能好的MXene纳米片作为导电层,为电磁波吸收而产生的感生电流的传输提供了通道;随后通过常温反应在MXene表面原位生长垂直状态的片状Co‑MOF,在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和氮源下进一步通过异质外延的方法催化生长氮掺杂碳纳米管Co‑NCNTs;外延的碳纳米管将相邻的MOF片连接起来,形成三维的导电网络结构,提供了大量的异质界面,异质界面的存在提供极化损耗来转化电磁微波,使得复合材料的电磁微波吸收性能和有效吸收带宽得以提高;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优化了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使电磁微波在复合材料中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损耗。

    核壳异质结构自支撑电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148161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981554.2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壳异质结构自支撑电极材料制备方法,涉及超级电容器领域。包括P‑Ni(OH)2微/纳米棒和Ni‑Co LDH纳米片,所述Ni‑Co LDH纳米片均匀包裹在P‑Ni(OH)2微/纳米棒的外表面。其制备方法为:以泡沫镍为镍源和基底,以含有NaH2PO4的H2O2溶液为氧化剂,采用一步水热法成功地制备出原位生长的P‑Ni(OH)2微/纳米棒阵列;其次,再以P‑Ni(OH)2棒为二级基底,再通过水热法在棒上生长出Ni‑Co LDH纳米片,制备出三维多孔的P‑Ni(OH)2@Ni‑Co LDH核壳异质多级结构的三维复合材料。解决了目前超级电容器比容量低的问题,制备的自支撑电极为三维多孔的核壳异质结构,具有电化学性能优异、资源丰富、工艺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自发热纳米线阵列泡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7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39264.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纳米线阵列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预处理过的泡沫铜置于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铵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垂直生长在泡沫铜表面的Cu(OH)2纳米线阵列泡沫;将得到的Cu(OH)2纳米线阵列泡沫放在马弗炉中进行煅烧,得到CuO纳米线阵列泡沫;将得到的CuO纳米线阵列泡沫分别浸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和Cu(NO)3溶液中浸泡,取出清洗干净,干燥后再浸入含0.01M的Na2S溶液中反应,得到CuO@CuS纳米线阵列泡沫;将得到的CuO@CuS纳米线阵列泡沫浸入疏水性功能分子溶液中浸泡预定时间后取出,得到超疏水超亲油的CuO@CuS纳米线阵列泡沫。本发明能够实现原油的快速富集和回收。

    一种单原子钴基甲醇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81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13374.9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原子钴基甲醇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醇基燃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组成:单原子钴基催化剂1.5%-2%、助溶剂36%-48%、助燃剂7%-26.5%、増氧剂0.5%-31.5%、清洁剂7.8%-10%、润滑剂9.5%-13%;先将助溶剂、助燃剂、增氧剂、清洁剂、润滑剂和单原子钴基催化剂按顺序混合制成复合添加剂,溶解后加入pH调节剂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至中性,再按5%的重量加剂比例,添加到甲醇中。本发明的甲醇燃料具有燃烧活性高,火焰稳定性好,无有毒排放,成本低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工业锅炉上,其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节能环保。

    一种花状氧化铜纳米晶的绿色合成方法与光电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5492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14530.8

    申请日:2013-12-2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状氧化铜纳米晶的绿色合成方法与光电应用。合成过程:(1)按照一定比例配制酒石酸盐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然后另外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2)将硫酸铜溶液加入酒石酸盐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搅拌一段时间后形成亮蓝色的透明溶液;(3)将步骤(2)所得的反应产物密封于广口瓶中加热一段时间,离心分离后得到花状氧化铜纳米晶。该反应过程绿色无污染、反应产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本方法制备的花状氧化铜纳米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禁带宽度,适宜作为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发现所制备的花状氧化铜纳米晶对罗丹明B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和优良的可见光催化产氢等光电性质。

    一种氟代苄基核糖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89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27718.8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苄基核糖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药物合成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2’‑脱氧‑2’‑氟代尿苷(化合物8)、苄基化试剂和碱性物质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化合物9;(2)将化合物9在有机溶剂中与乙酰化试剂和酸反应,得到化合物10;(3)将化合物10在甲醇中与酸反应,得到化合物1。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简化优化技术路线,采用廉价的反应原料即合成了化合物1,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收率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