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825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11529.6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背衬型单基元超声探头,涉及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贴合设置匹配层、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均附有电极,给所述压电发射层加载正电压、向所述主动背衬层施加负电压时,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分别伸缩振动而产生超声波信号,所述主动背衬层抑制压电发射层向其一侧发散的超声波信号;本发明主动背衬层的结构以及材料均与压电发射层一致,制备容易、体积较小;通过采用轻薄的主动背衬层替代传统超声探头结构中厚重的背衬层,大大减小探头整体尺寸,以及可简化探头制备工艺,有利于探头的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1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68187.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全向能量采集器及其调节方法,属于能量采集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可以实现全向的能量采集,避免了将单向采集器沿不同方向阵列而导致的结构复杂和信号处理带来的困难;通过质量块、支撑细杆的作用,使得压电片发生弯曲变形比单纯只放置侧板产生的变形大,同时避免了扭转变形电压信号低的弊端;可以通过质量块的质量以及高度进而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实现与激励频率的共振,增大压电片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压电电压输出;由于侧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质量块回摆时,侧板也将往回摆动,采用上下布置侧板的结构,可有效避免侧板回摆时产生运动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16458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15574.9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1B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背衬型阵列超声探头,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匹配层、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之间设有公用电极层,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互相远离的一侧分别设有前部电极层与后部电极层,所述压电发射层包括多个压电块,相邻两个所述压电块之间具有空隙,所述主动背衬层的结构与压电发射层的结构相同;给所述压电发射层加载正电压、向所述主动背衬层施加负电压时,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分别伸缩振动而产生超声波信号;本发明中主动背衬层由多个压电块阵列组成,使用时可以分开激励,通过对主动背衬层的多个压电块施加不同强度与时间顺序的激励来达到更好的消减声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17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4078.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器件的恒功率驱动方法及系统,属于压电陶瓷驱动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压电器件连接不同负载,然后分别进行扫频分析测量各个负载下的阻抗曲线;然后将测量得到的各个阻抗曲线绘制于一张图中,观察曲线的交点,从而获得交点所对应的频率;最后根据交点的频率确定压电器件的驱动频率,在这些频率处,可实现压电器件的恒功率驱动;可以实现恒功率输入及输出,进而有效地保护了输入电路、电源及输出端电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7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59393.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属于能量采集器技术领域,包括摆动机构、基板、配合块与四个侧板。本发明可以实现全向的能量采集,避免了将单向采集器沿不同方向阵列而导致的结构复杂和信号处理带来的困难;通过质量块、支撑细杆以及配合块的作用,使得压电片发生弯曲变形比单纯只放置侧板产生的变形大,同时避免了扭转变形电压信号低的弊端;可以通过调整支撑细杆的高度以及质量块的质量进而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实现与激励频率的共振,增大压电片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压电电压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408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611529.6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动背衬型单基元超声探头,涉及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贴合设置匹配层、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均附有电极,给所述压电发射层加载正电压、向所述主动背衬层施加负电压时,所述压电发射层与主动背衬层分别伸缩振动而产生超声波信号,所述主动背衬层抑制压电发射层向其一侧发散的超声波信号;本发明主动背衬层的结构以及材料均与压电发射层一致,制备容易、体积较小;通过采用轻薄的主动背衬层替代传统超声探头结构中厚重的背衬层,大大减小探头整体尺寸,以及可简化探头制备工艺,有利于探头的微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2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66323.1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金属微粒传感器差动探头调整装置,涉及金属微粒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管状骨架,管状骨架外壁套设有一至三个线圈骨架,且线圈骨架外壁绕制有线圈;线圈骨架连接有压电驱动装置,用于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节线圈骨架的轴向位置,实现对线圈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其中,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金属微粒传感器,并观察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骨架的轴向位置,根据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的最小值,确定线圈的最佳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线圈骨架和压电驱动装置,利用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位置,解决了现有线圈不对称,不利于提高传感器对微小颗粒的分辨率水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88704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20426320.2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振动器件的动界面传热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器件的分区域式散热结构,该用于振动器件的分区域式散热结构包括基底、微阵列结构、主体散热机构,所述微阵列结构、主体散热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与振动器件接触,用于对振动器件接触散热;其中,所述振动器件与基底相对的一面至少具有第一振动区和第二振动区,所述主体散热机构在振动器件上的投影对应第一振动区,所述微阵列结构在振动器件上的投影对应第二振动区,振动器件自身在第一振动区的振动速度小于第二振动区;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振动器件接触界面的散热结构,在降低电极磨损的同时增强系统传热性能,同时比起已有的微阵列散热结构可以增强散热结构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524550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321900.9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金属微粒传感器差动探头调整装置,涉及金属微粒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管状骨架,管状骨架外壁套设有一至三个线圈骨架,且线圈骨架外壁绕制有线圈;线圈骨架连接有压电驱动装置,用于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节线圈骨架的位置,实现对线圈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其中,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金属微粒传感器,并观察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通过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骨架的位置,根据感应线圈输出的不平衡信号的最小值,确定线圈的最佳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圈骨架和压电驱动装置,利用压电驱动装置调整线圈位置,解决了现有线圈不对称,不利于提高传感器对微小颗粒的分辨率水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841832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20378526.2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1L23/373 , H01L23/14 , H01L23/488 , H01L23/04 , H01L23/3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嵌入碳纳米管薄膜的IGBT封装结构,涉及IGBT模块技术领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固定的芯片、DBC基板、散热基板以及散热器;其中:所述DBC基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贴合固定的上铜层、氧化铝层、下铜层以及设置于氧化铝层内部的碳纳米管薄膜;实用新型中碳纳米管薄膜的导热系数较高,平面导热能力强,碳纳米管薄膜设置在氧化铝层内部,在不影响氧化铝层绝缘性的同时可以提升氧化铝的导热性能;因此通过在氧化铝层内嵌入碳纳米管薄膜,来增大氧化铝的导热面积,进而提升模块的散热效率,使IGBT模块内部温度下降梯度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