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5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6779.5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 B23K1/00 , F28D1/053 , F28F9/18 , B23K101/14 , B23K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33 , B23K1/0012 , B23K1/203 , B23K2101/14 , B23K2103/10 , F28D1/05383 , F28D2021/0068 , F28F1/022 , F28F3/086 , F28F9/002 , F28F9/0224 , F28F9/0243 , F28F9/0278 , F28F2275/122
Abstract: 提供能够同时实现提高集管的耐压强度和抑制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有一对集管和多个扁平管(11a~11f)。集管具有第一部件(131)和扁平管保持部件(132),所述扁平管保持部件(132)与扁平管(11a~11f)的端部粘接而对扁平管(11a~11f)进行保持。第一部件(131)形成有制冷剂主流路(131a)和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所述制冷剂主流路(131a)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供制冷剂流动,所述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从制冷剂主流路(131a)延伸到扁平管(11a~11f)所在的方向的端面,以便进行制冷剂主流路(131a)和形成于扁平管(11a~11f)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通。将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与扁平管(11a~11f)的多个制冷剂流路连接起来的中间流路(133a~133f)形成于集管和/或扁平管(11a~11f)。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61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112.6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7/02 , F28D7/0033 , F28D7/04 , F28F1/022 , F28F3/02 , F28F3/044 , F28F13/12 , F28F22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热泵式热水供给机。热交换器(21)包括:在流体流路(53)内具有抑制厚度方向的变形的支撑部件(55)的金属管(47);以及层叠配置在金属管(47)的厚度方向的其中一侧,并具有与金属管(47)的其中一侧的外表面(61)相向而配置且至少一部分与其中一侧的外表面(61)接合的相向面的多孔金属管(45)。
-
公开(公告)号:CN1037179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37416.X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F25B1/10 , F25B2400/13 , F28D1/0426 , F28D1/05383 , F28D7/0033 , F28F1/025 , F28F9/0221 , F28F9/0243 , F28F9/0278
Abstract: 节能热交换器(6)具有集管(61)、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集管(61)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主流路(62a1)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62a2)。第1扁平多孔管(64a)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第2扁平多孔管(64b)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集管(61)具有管连接部件(63)。管连接部件(63)形成第1副流路(62c1)和第2副流路(62c2)。第1副流路(62c1)使第1主流路(62a1)和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连通。第2副流路(62c2)使第2主流路(62a2)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连通。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紧密接触,使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31546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80046779.5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F9/02 , B23K1/00 , F28D1/053 , F28F9/18 , B23K101/14 , B23K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33 , B23K1/0012 , B23K1/203 , B23K2101/14 , B23K2103/10 , F28D1/05383 , F28D2021/0068 , F28F1/022 , F28F3/086 , F28F9/002 , F28F9/0224 , F28F9/0243 , F28F9/0278 , F28F2275/122
Abstract: 提供能够同时实现提高集管的耐压强度和抑制制冷剂的压力损失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具有一对集管和多个扁平管(11a~11f)。集管具有第一部件(131)和扁平管保持部件(132),所述扁平管保持部件(132)与扁平管(11a~11f)的端部粘接而对扁平管(11a~11f)进行保持。第一部件(131)形成有制冷剂主流路(131a)和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所述制冷剂主流路(131a)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且供制冷剂流动,所述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从制冷剂主流路(131a)延伸到扁平管(11a~11f)所在的方向的端面,以便进行制冷剂主流路(131a)和形成于扁平管(11a~11f)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的流通。将制冷剂联络流路(231a~231f)与扁平管(11a~11f)的多个制冷剂流路连接起来的中间流路(133a~133f)形成于集管和/或扁平管(11a~11f)。
-
公开(公告)号:CN10371798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7416.X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F25B1/10 , F25B2400/13 , F28D1/0426 , F28D1/05383 , F28D7/0033 , F28F1/025 , F28F9/0221 , F28F9/0243 , F28F9/0278
Abstract: 节能热交换器(6)具有集管(61)、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集管(61)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第1主流路(62a1)和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第2主流路(62a2)。第1扁平多孔管(64a)具有供第1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第2扁平多孔管(64b)具有供第2制冷剂流动的多个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集管(61)具有管连接部件(63)。管连接部件(63)形成第1副流路(62c1)和第2副流路(62c2)。第1副流路(62c1)使第1主流路(62a1)和第1制冷剂流路孔(65a)连通。第2副流路(62c2)使第2主流路(62a2)和第2制冷剂流路孔(65b)连通。第1扁平多孔管(64a)和第2扁平多孔管(64b)紧密接触,使第1制冷剂和第2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