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88553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91445.3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2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包括流入道和流出道,其特征在于:在流入道的末端设有末端构造,流入道经末端构造与管外间隙相通,管外间隙经位于流出道上的侧孔与流出道相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显著优点:1、避免单个腔道的冲吸导致体内残腔积液在冲洗压力下向引流区域外弥散、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2、增强冲洗效果;3、可避免再次手术或者介入引流;4、根据引流液的成分改变冲洗、引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763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54658.8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352 , A61K31/7068 , A61K39/395 , A61K39/39 , A61P1/18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色苷酸钠作为佐剂在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色苷酸钠作为佐剂靶向肿瘤浸润肥大细胞增敏胰腺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化疗和抗PD‑1免疫治疗,使用色苷酸钠作为肥大细胞稳定剂,能够安全显著的增加胰腺癌对吉西他滨化疗和抗PD‑1免疫治疗的敏感性。本发明所提供的色苷酸钠作为胰腺癌治疗的佐剂可以显著缩小吉西他滨联合抗PD‑1抗体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都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259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03870.X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吴文川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吞线咽拭子采样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存管和吞线咽拭子;所述保存管上设有管帽;所述吞线咽拭子包括拭子头、拭子线、拭子底三部分;所述拭子头为纱布球,用以吸附咽部分泌物;所述拭子线一端连接拭子头、另一端连接拭子底;所述拭子底设为与管帽同型号的连接拭子线的替换管帽。检测对象经培训或指导后可自助进行,不用穿戴防护服,甚至可居家进行,保证大规模核酸检测的迅速完成,同时可以解放出大量支援核酸采集的宝贵医护力量,并节约海量的社会资源、行政资源和医疗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25525.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在预测胰腺癌预后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在预测胰腺癌化疗反应应答、免疫细胞浸润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通过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BCHE,ADH1A和TSN4的基因表达水平,计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评分作为客观指标反映胰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肿瘤纯度、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及潜在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用于指导胰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推动胰腺癌个体化治疗;同时,本发明基于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行胰腺癌预后风险分层,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使胰腺癌患者获得更多的临床净收益,应用于临床准确判断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2688553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1445.3
申请日:2012-06-11
Applicant: 上海中山医疗科技发展公司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25/10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包括流入道和流出道,其特征在于:在流入道的末端设有末端构造,流入道经末端构造与管外间隙相通,管外间隙经位于流出道上的侧孔与流出道相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可冲洗持续引流的双腔引流管的临床应用。本发明对比已有技术具有显著优点:1、避免单个腔道的冲吸导致体内残腔积液在冲洗压力下向引流区域外弥散、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2、增强冲洗效果;3、可避免再次手术或者介入引流;4、根据引流液的成分改变冲洗、引流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064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710047160.1
申请日:2007-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编码人胰腺癌MUC1单个重复序列的重组DNA分子,及所构建的DNA疫苗及其用途。所述重组DNA分子将以MUC1的最具免疫原性的重复序列的编码基因为核心,在氨基端插入MCP-I信号肽基因序列,同时在起始码前插入KOZAK促真核翻译序列。将所述的重组DNA分子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MCS中,构建重组人胰腺癌黏液蛋白核心肽DNA疫苗。本发明疫苗转染真核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外表达VNTR,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所述疫苗对抗肿瘤攻击有保护性作用,对表达人MUC1的小鼠胰腺癌有治疗作用,能特异性杀伤表达MUC1的人胰腺癌细胞,对人胰腺癌有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74277.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74 , G01N33/53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胰腺导管腺癌IL‑33+CD4+FoxP3+Treg细胞亚群在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公共数据库分析和中山队列数据验证得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IL‑33+CD4+FoxP3+Treg细胞亚群浸润程度可以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状况,并且其浸润程度可以反映肿瘤内浸润CD8+T细胞的免疫状态。因此,IL‑33+CD4+FoxP3+Treg细胞亚群可作为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基于IL‑33+CD4+FoxP3+Treg细胞亚群的胰腺导管腺癌预后预测流程简便,实施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725525.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在预测胰腺癌预后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在预测胰腺癌化疗反应应答、免疫细胞浸润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通过检测胰腺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BCHE,ADH1A和TSN4的基因表达水平,计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评分作为客观指标反映胰腺癌化疗药物敏感性、肿瘤纯度、肿瘤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及潜在的肿瘤生物学行为,用于指导胰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及免疫治疗,推动胰腺癌个体化治疗;同时,本发明基于化疗相关基因表达特征行胰腺癌预后风险分层,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使胰腺癌患者获得更多的临床净收益,应用于临床准确判断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064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047160.1
申请日:2007-10-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编码人胰腺癌MUC1单个重复序列的重组DNA分子,及所构建的DNA疫苗及其用途。所述重组DNA分子将以MUC1的最具免疫原性的重复序列的编码基因为核心,在氨基端插入MCP-I信号肽基因序列,同时在起始码前插入KOZAK促真核翻译序列。将所述的重组DNA分子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MCS中,构建重组人胰腺癌黏液蛋白核心肽DNA疫苗。本发明疫苗转染真核细胞后可在细胞内外表达VNTR,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所述疫苗对抗肿瘤攻击有保护性作用,对表达人MUC1的小鼠胰腺癌有治疗作用,能特异性杀伤表达MUC1的人胰腺癌细胞,对人胰腺癌有治疗作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