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93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64247.7
申请日:2022-12-07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晶畴石墨烯外延氨气传感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基底层、石墨烯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层以及电极层。该传感器以毫米晶畴的石墨烯为模板外延生长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150‑800Ω/squ)和对氨气的超灵敏响应(检出限低至0.1ppb),可以实现人体呼吸中痕量氨气组分的精确检测。此外,传感器还具有优秀的柔性和抗疲劳特性,可耐弯折500万次,具有进一步发展成为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101143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生长双层石墨烯单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把催化剂和抛光处理后的铜箔放入两个石英舟并置于石英管内,石英管外部有加热套和管式炉,将催化剂置于加热套中心,铜箔置于管式炉中央,打开连接石英管的真空泵,对加热套和管式炉进行升温,直到压强降低至预设压强;步骤2,在真空中对铜箔退火处理;步骤3,向石英管中通入氢气和二氧化碳,并迅速调节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一氧化碳和水,甲烷作为直接碳源,在含氧刻蚀性组分中在铜箔上生长得到双层石墨烯单晶;步骤4,将铜箔从管式炉中央移出,通入氢气并在设定压力中迅速降温;步骤5,取出降温至室温的铜箔,并将铜箔上的双层石墨烯单晶转移到硅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366905.5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21/28 , H01L29/45 , H01L31/0224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石墨烯电极/金刚石器件的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刚石表面直接生长共价键联结的石墨烯,然后将石墨烯加工为石墨烯电极,最后在石墨烯电极上沉积金属电极,得到金属/石墨烯电极/金刚石器件。该方法工艺简单、重复性好,通过在超宽禁带半导体金刚石材料表面生长并制备具有共价键联结的石墨烯电极,显著降低器件的欧姆接触电阻。为实现超宽禁带半导体在高功率器件、高能探测器和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59265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30875.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晶格对称性匹配二维材料模板实现金属有机框架表面外延生长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铜箔上生长出石墨烯,或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以所得的石墨烯为模板,采用溶剂热法,在石墨烯表面外延生长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所述模板基底还可以是其它二维材料(如硫化钼)。要求二维模板材料和二维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匹配的晶格对称性,符合外延生长的重合位置点阵匹配理论。通过本方法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具有高度的晶面选择性,以及与模板耦合作用强的综合性能。本方法分步控制,操作简单,可根据性能要求更改外延生长模板材料,并可以在不同种类金属有机框架上拓展,可以精确构造符合需求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03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111011430.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生长双层石墨烯单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把催化剂和抛光处理后的铜箔放入两个石英舟并置于石英管内,石英管外部有加热套和管式炉,将催化剂置于加热套中心,铜箔置于管式炉中央,打开连接石英管的真空泵,对加热套和管式炉进行升温,直到压强降低至预设压强;步骤2,在真空中对铜箔退火处理;步骤3,向石英管中通入氢气和二氧化碳,并迅速调节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一氧化碳和水,甲烷作为直接碳源,在含氧刻蚀性组分中在铜箔上生长得到双层石墨烯单晶;步骤4,将铜箔从管式炉中央移出,通入氢气并在设定压力中迅速降温;步骤5,取出降温至室温的铜箔,并将铜箔上的双层石墨烯单晶转移到硅片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6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74300.0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碱性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将质子交换膜与一定浓度的碱性化合物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碱性全氟离子交换膜。其中,质子交换膜为酸性的全氟磺酸树脂膜,其厚度为8~500μm,碱性化合物溶液的pH>14,反应温度为50~130℃,反应时间为2~24h。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碱性全氟离子交换膜的应用:将全氟离子交换膜组装成膜电极组电解二氧化碳,并应用于碳中和领域。本发明中经过碱金属或的强碱性化合物浸泡之后的质子交换膜没有发生物理破坏,亲水性与离子电导率保持良好,本发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相比于目前不成熟的阳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在膜电极组电解二氧化碳,在稳定性,电流密度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197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83029.6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非贵金属掺杂的二维材料的电镀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制备含有单层或少层二维材料的电极;通过电镀法制备非贵金属掺杂的二维材料:电镀体系为三电极体系,以石墨棒作为阳极,二维材料为阴极,饱和甘汞为参比电极;电解液为饱和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溶液,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范围,控制体系内自由金属离子的浓度范围10-10~10-6 g/ml;经过0.1~24小时的电沉积,制备出不同掺杂浓度的二维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室温反应,且掺杂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可精确调节,制备的非贵金属掺杂二维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析氢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4776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29284.X
申请日:2019-0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J27/0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沉积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金属片(贵金属或非贵金属)作为金属的前驱体和电化学阳极,二维材料作为阴极;通过控制金属片的阳极电位,控制体系内金属活性种的浓度在10-10~10-6 g/ml,经过1~24小时的电沉积,可以制备出不同单原子掺杂浓度范围的二维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单原子掺杂的二维材料具有高的电催化析氢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20892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3825.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结晶性的二维MWW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二维材料的粉末加入反应容器,滴加有机结构导向剂并混合均匀,得混合液,对混合液依次进行超声处理和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得液相剥离后的薄层二维材料分散液;步骤S2,将薄层二维材料分散液、去离子水、碱金属源和铝源配制成溶液,在溶液中缓慢加入硅源,搅拌溶解,陈化处理,得溶胶凝胶;步骤S3,溶胶凝胶进行水热晶化后,得反应产物,进行洗涤、离心和干燥处理后,得高结晶性的二维MWW沸石分子筛。本发明中采用六方氮化硼或硫化钼作为外延生长二维沸石的模板,无需额外添加除六亚甲基亚胺或哌啶之外的有机模板剂,合成得到结晶性好且横纵比大的二维MWW型沸石。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2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05946.4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IPC: C25B11/089 , C25B11/065 , C25B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孪晶界缺陷处富集有铼的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步骤包括:在酸性的CuSO4和NaReO4的混合液中通过脉冲电沉积的方法制备Re掺杂的孪晶Cu;利用晶界偏析的原理将上述制备的Re掺杂的孪晶Cu进行加热处理,该过程使Re原子向Cu孪晶界上偏析,使Re富集至Cu孪晶界缺陷处。该方法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所制备的纳米催化剂具有在室温下电催化氮气还原为氨的高反应活性与稳定性,氨产量达3.96μg cm‑2 h‑1,法拉第效率达24.5%,显著高于孪晶纯Cu(1.22μg cm‑2 h‑1和15.1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