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99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611012249.X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电磁学技术,具体步骤为:(1)利用对舰船与尾迹模型的先验知识,分别确定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的交叠区域;(2)求出交叠区域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中三角面元的交点;(3)对散点云进行二维Delaunay剖分,获得初始网格融合模型;(4)消除畸形三角面元,优化网格模型。一系列复杂模型的融合测试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网格密度、不同结构的舰船与粗糙海面、舰船与尾迹等的网格模型的融合。算法无需附加条件即可稳健运行,可减少网格单元数目,完全去除畸形三角面元。

    海面运动舰船湍流尾迹的数值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3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510693544.5

    申请日:2015-10-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流体力学和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面运动舰船湍流尾迹的数值仿真方法。舰船湍流分为两类:船尾射流和船侧涡流对;舰船湍流数值模拟是基于湍流尾迹宽度和湍流能量衰减谱的半经验公式,采用双线性叠加法。具体模拟步骤是:一、舰船湍流宽度计算,由给定舰船参数(长度、宽度、航速等),根据湍流尾迹宽度半经验公式计算尾迹宽度;二、根据舰船长度、宽度、航速、船型系数、船体阻力系数等参数计算舰船两侧的涡流速度;三、将海面剖分成网格,用基于舰船尾迹湍流谱的双线性叠加法计算网格点处的湍流起伏高度。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容易实现,能够准确地模拟出舰船湍流尾迹的主要几何特征,尤其是湍流起伏高度,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999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12249.X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舰船与尾迹的网格模型的融合与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电磁学技术,具体步骤为:(1)利用对舰船与尾迹模型的先验知识,分别确定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的交叠区域;(2)求出交叠区域舰船模型与尾迹模型中三角面元的交点;(3) 对散点云进行二维Delaunay剖分,获得初始网格融合模型;(4)消除畸形三角面元,优化网格模型。一系列复杂模型的融合测试表明,本发明提出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网格密度、不同结构的舰船与粗糙海面、舰船与尾迹等的网格模型的融合。算法无需附加条件即可稳健运行,可减少网格单元数目,完全去除畸形三角面元。

    海面运动舰船湍流尾迹的数值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79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93544.5

    申请日:2015-10-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流体力学和海洋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面运动舰船湍流尾迹的数值仿真方法。舰船湍流分为两类:船尾射流和船侧涡流对;舰船湍流数值模拟是基于湍流尾迹宽度和湍流能量衰减谱的半经验公式,采用双线性叠加法。具体模拟步骤是:一、舰船湍流宽度计算,由给定舰船参数(长度、宽度、航速等),根据湍流尾迹宽度半经验公式计算尾迹宽度;二、根据舰船长度、宽度、航速、船型系数、船体阻力系数等参数计算舰船两侧的涡流速度;三、将海面剖分成网格,用基于舰船尾迹湍流谱的双线性叠加法计算网格点处的湍流起伏高度。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容易实现,能够准确地模拟出舰船湍流尾迹的主要几何特征,尤其是湍流起伏高度,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