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4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295510.0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纳光纤滤波器。包括石英毛细管[1]、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封装结构[5],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和第二液体[4]均封装在石英毛细管[1]中,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填充在微纳光纤[2]周围且交替排列。本发明的微纳光纤滤波器,当微纳光纤的部分模式满足与液体层的相位匹配条件时,将耦合进入液体层,剩余的纤芯模继续传播,实现滤波功能。通过改变液体层的折射率或者厚度,可以控制光纤中不同光波长的通过性,从而实现波长可调谐的滤波功能。本发明对波长的调谐范围更广、方法更简便、可控性更高,易与微流芯片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53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2716.7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能够稳定捕获粒子的基于椭圆芯光纤的单光纤光镊。基于椭圆芯光纤的单光纤光镊,包括椭圆芯光纤1,光纤光源2,将椭圆芯光纤(1)的一端与光纤光源2焊接,在椭圆纤芯中激励起沿椭圆纤芯长轴稳定分布的LP11模式光场,椭圆芯光纤1的另一端加工成楔形光纤尖,LP11模式光场在楔形端面处发生折射,出射光场在楔形光纤尖前方汇聚形成光学势阱。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单光纤光镊并进一步完善了单光纤光镊的功能;进一步简化了LP11模式光场的激励方法,降低了单光纤光镊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单光纤光镊的捕获效率;采用的器件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在生物医学领域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678503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04975.3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538 , G02B6/3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光纤光开关。基于光热效应的光纤光开关,包括控制光纤、接收光纤、自聚焦透镜、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封装毛细管,控制光纤为双芯光纤,信号光在其中一芯传输,出射到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中并经自聚焦透镜耦合至接收光纤,控制光在双芯光纤的另一芯传输,另一芯纤芯端面处使得控制光能够在此端面折射,照射在信号光传输光路上,当改变控制光光源功率时,两束光交点处的液体温度改变进而导致折射率发生改变,造成信号光传输光路发生变化,偏离接收光纤,所述的控制光纤、接收光纤、自聚焦透镜、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均封装在毛细管中。本发明无需引入加热器,简化了热光开关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6985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102716.7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能够稳定捕获粒子的基于椭圆芯光纤的单光纤光镊。基于椭圆芯光纤的单光纤光镊,包括椭圆芯光纤1,光纤光源2,将椭圆芯光纤(1)的一端与光纤光源2焊接,在椭圆纤芯中激励起沿椭圆纤芯长轴稳定分布的LP11模式光场,椭圆芯光纤1的另一端加工成楔形光纤尖,LP11模式光场在楔形端面处发生折射,出射光场在楔形光纤尖前方汇聚形成光学势阱。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单光纤光镊并进一步完善了单光纤光镊的功能;进一步简化了LP11模式光场的激励方法,降低了单光纤光镊的制作难度,提高了单光纤光镊的捕获效率;采用的器件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在生物医学领域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67850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104975.3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3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光热效应的光纤光开关。基于光热效应的光纤光开关,包括控制光纤、接收光纤、自聚焦透镜、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封装毛细管,控制光纤为双芯光纤,信号光在其中一芯传输,出射到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中并经自聚焦透镜耦合至接收光纤,控制光在双芯光纤的另一芯传输,另一芯纤芯端面处使得控制光能够在此端面折射,照射在信号光传输光路上,当改变控制光光源功率时,两束光交点处的液体温度改变进而导致折射率发生改变,造成信号光传输光路发生变化,偏离接收光纤,所述的控制光纤、接收光纤、自聚焦透镜、光致折射率变化液体均封装在毛细管中。本发明无需引入加热器,简化了热光开关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491450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5510.0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29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29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纳光纤滤波器。包括石英毛细管[1]、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封装结构[5],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和第二液体[4]均封装在石英毛细管[1]中,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填充在微纳光纤[2]周围且交替排列。本发明的微纳光纤滤波器,当微纳光纤的部分模式满足与液体层的相位匹配条件时,将耦合进入液体层,剩余的纤芯模继续传播,实现滤波功能。通过改变液体层的折射率或者厚度,可以控制光纤中不同光波长的通过性,从而实现波长可调谐的滤波功能。本发明对波长的调谐范围更广、方法更简便、可控性更高,易与微流芯片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204996468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753945.0
申请日:2015-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01L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微液滴产生装置,可以产生体积大小为fL~pL量级的单微液滴。该单微液滴产生装置主要通过对空心光纤拉锥,产生微细的液体流动管道,通过设置微泵参数产生微小拉力,将微量液体吸入微细的液体流动管道中,再设置微泵参数产生微小推力,将吸入的液体推出,形成单微液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再加上光纤的柔软、纤细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方便的对单微液滴进行三维移动,从而精确的控制液滴产生位置,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单微液滴大小容易调控,可以有效节约珍贵实验液体,对微量化学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679683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371800.4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2B6/29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微纳光纤滤波器。包括石英毛细管 (1)、微纳光纤 (2)、第一液体 (3)、第二液体 (4)、封装结构,微纳光纤 (2)、第一液体 (3)和第二液体 (4)均封装在石英毛细管 (1)中,第一液体 (3)、第二液体 (4)填充在微纳光纤 (2)周围且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的微纳光纤滤波器,当微纳光纤的部分模式满足与液体层的相位匹配条件时,将耦合进入液体层,剩余的纤芯模继续传播,实现滤波功能。通过改变液体层的折射率或者厚度,可以控制光纤中不同光波长的通过性,从而实现波长可调谐的滤波功能。本实用新型对波长的调谐范围更广、方法更简便、可控性更高,易与微流芯片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