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7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95790.7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K3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功耗调节阀。本发明中,只需阀杆作用于螺母牵引杆,进而带动节流体向上移动使得节流体下部锥面与阀盘轴向泄流孔分离,活塞内部工质经阀盘轴向泄流孔流到阀门出口腔室,此时活塞上下部压强趋于平衡,达到“省力”的效果。阀门的控制依靠低功耗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可外接24V蓄电池,配合智能控制后可将阀门布置在环境恶劣的例如沙漠、深海等地区,真正实现阀体、驱动机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整体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92540C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610009875.3
申请日:2006-03-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9/418 , G05B19/05 , G05D3/00 , H02P2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核废料的高精度定位存取系统,是对现有核废料存放系统的改造,在保留原有厂房、设备的前提下,为所用的双速电机加装变频系统,使之速度在0~50HZ之间连续可调。外加抱闸电源单独进行抱闸释放,并由PLC的数字量接口控制。借助两台激光测距仪和一台旋转编码器,监测吊具位置。由于采用工控机和PLC,整个装卸、搬运过程可在“程控”状态下进行,且可随时通过监控系统对废料桶仓库内部进行现场监视并录像。改造后的系统避免或减少了吊车操作人员、起重人员受到的核辐射威胁;由于吊车具有调速功能,启动、运行、制动平稳,减小了废料桶晃动幅度;吊车定位精度(不包括吊具的摆动)提高到1mm;减小了单个废料桶的存放空间,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32547.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K17/20 , F16K31/04 , F16K31/124 , F16K31/50 , F16K4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截止功能的低功耗调节阀,阀体流道采用高进低出方式,在阀头关闭时主要依靠介质压差力以及阀杆提供的压力将阀头与阀座压紧,同时节流盘小阀头也关闭,达到截止目的。调节时,依靠节流盘与活塞间隙,使得活塞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进而上下移动,活塞与阀头是刚性连接,进而阀头可以上下移动起到调节作用。此时仅需螺杆正反方向旋转即可完成,而螺杆并不与阀头直接相连,故螺杆所需功率极小。本发明平衡活塞的使用使得驱动装置功率小,体积小,易于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2790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39115.1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 G21C15/1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站气液增压泵再循环安全注射系统,反应堆系统设置安注箱,安注箱的下端经管路与一回路的冷管段相通,安注箱的上端与储气罐相连通,储气罐内装有压缩气体,所述安注箱的上端还与气液增压泵连通,气液增压泵与地坑水连通,气液增压泵的出口经余热排出冷却器与一回路的冷管段连通,所述安注箱与储气罐之间、安注箱与气液增压泵之间分别设置有流体控制单元,安装箱与一回路之间设置有截止止回阀,气动增压泵与地坑水支架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安注箱的下封头处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本发明不需交流电动泵与阀门,尤其在全厂断电情况下也可使用,且整体电功耗不超过100瓦,可满足失水事故后反应堆堆芯长期冷却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50911.0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7D5/06 , G21C17/017 , G21C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声悬浮的一回路管道泄漏探测与定位装置,它涉及核电厂安全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管道泄漏监测试验方式存在无法及时、精确探测到管道泄漏,并对泄漏位置进行定位的问题。本发明的内环、中间环和外环由内至外同轴线套装在一回路管壁上,多个扬声器安装在内环的外圆周壁上,多个弹性件的一端安装在中间环的外侧壁上,多个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外环内侧壁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连接,其中,中间环为轻质环体,扬声器放大一回路管壁内水流自身所产生的声波,所述声波克服中间环的自重,通过弹性件抵压在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变化,实现一回路管壁的泄漏探测与定位。本发明用于管道泄漏探测与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2016.6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10 , G21C7/16 , G21C9/02 , G01B21/02 , G01D21/02 , G01M99/00 , G01M7/08 , G01N3/02 , G01N3/303 , G01N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紧急落棒实验装置,属于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实验研究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驱动机构控制棒不能连续动作的问题。它包括循环管路系统、测量系统、泄压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棒,所述循环管路系统主要提供整个装置的驱动力,完成整个装置的强迫循环,所述测量系统可以获得整个驱动装置在实验状态下的工作状态,所述控制棒设置在驱动系统内部并与检测装置连接,当紧急落棒实验装置失去动力后,泄压系统开始工作,使控制棒自由落下至水箱中。它主要用于模拟电厂断电以及部分设备故障时,控制棒落棒的数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52019.X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12 , G21C15/243 , G21C7/16
Abstract: 一种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磁力提升机构对控制棒进行提升过程中磁力提升机构的散热要求高、控制线过长以及驱动系统复杂的问题。所述冷却剂工质循环回路包括循环泵、调节阀、第一主管道和第二主管道,循环泵的流出端管道连接到调节阀的流入端,调节阀的流出端管道连接到第一主管道的流入端,第一主管道流出端管道连接多个驱动缸组件的流入端,多个驱动缸组件的流出端管道连接第二主管道的流入端,第二主管道的流出端管道连接在循环泵的流入端。本申请降低了系统散热的要求,冷却剂工质循环回路单独设置,不仅缩短了系统的提升传动线,而且便于带动多组驱动缸组件完成相应的运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1430023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09667.7
申请日:2008-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海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K31/124 , F16K27/00 , F16K1/38 , F16K1/34
Abstract: 一种精确定位阀芯的调节阀,用于流体输送管道的流体压力或流量的调节,特别适用于电站、石油和化工部门,属于工程元件或部件领域。它包括阀体、驱动缸和伺服机构三大部分,且将具有常规截止阀结构的阀体与内装活塞的驱动缸组合成一体,并加工出引入受控流体的通道;而伺服机构则主要包括伺服管和螺纹传动副(或齿轮齿条传动副)。通过调整伺服管端面与活塞中心处的轴向泄流孔端面之间的间隙来改变活塞两侧受控流体的压差,进而使与活塞联动的阀芯移动并精确平衡在所要求的位置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动伺服管的功耗小(瓦级)、定位精度高、调节比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易于与智能化程度高的流体控制系统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352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33503.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应堆控制棒水力驱动装置,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棒不能连续移动以及反应堆高度过高的问题。它包括箱体组件、绕线盘、旋转轴、驱动缸组件、外缸、弹簧组件、活塞组件以及钢带,所述箱体组件安装在外缸的内侧,所述驱动缸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内侧,所述活塞组件安装在箱体组件内且位于箱体组件的下部,所述弹簧组件与活塞组件连接且安装在箱体组件内,所述旋转轴安装在箱体组件上部,所述绕线盘安装在旋转轴上,所述钢带的一端缠绕在绕线盘上,另一端与活塞组件连接,所述旋转轴与动力组件连接。它主要用于驱动控制棒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32407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632547.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K17/20 , F16K31/04 , F16K31/124 , F16K31/50 , F16K4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截止功能的低功耗调节阀,阀体流道采用高进低出方式,在阀头关闭时主要依靠介质压差力以及阀杆提供的压力将阀头与阀座压紧,同时节流盘小阀头也关闭,达到截止目的。调节时,依靠节流盘与活塞间隙,使得活塞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进而上下移动,活塞与阀头是刚性连接,进而阀头可以上下移动起到调节作用。此时仅需螺杆正反方向旋转即可完成,而螺杆并不与阀头直接相连,故螺杆所需功率极小。本发明平衡活塞的使用使得驱动装置功率小,体积小,易于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