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烟囱效应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1187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7556.2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0 H02S40/425 H02S20/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烟囱效应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器,包括烟囱、底板、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装置,烟囱的底部通过L型的连接部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下端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上端与烟囱相连,散热装置包括由翅片结构固定连接构成的六面体结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烟囱里且位于烟囱的上部,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三维黑体腔、太阳能电池板,三维黑体腔包括中部的圆柱体和两端的圆锥体,太阳能电池板渡在三维黑体腔的内表面上,三维黑体腔设置在翅片结构组成的六面体结构里。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自然循环冷却效果差,强制循环冷却消耗系统电能,以及新型冷却初期投资较大,成本高等问题。

    基于烟囱效应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5811876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47556.2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烟囱效应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器,包括烟囱、底板、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装置,烟囱的底部通过L型的连接部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下端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上端与烟囱相连,散热装置包括由翅片结构固定连接构成的六面体结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烟囱里且位于烟囱的上部,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三维黑体腔、太阳能电池板,三维黑体腔包括中部的圆柱体和两端的圆锥体,太阳能电池板渡在三维黑体腔的内表面上,三维黑体腔设置在翅片结构组成的六面体结构里。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自然循环冷却效果差,强制循环冷却消耗系统电能,以及新型冷却初期投资较大,成本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