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7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828368.X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纳米流体采用分层花状纳米颗粒与水配置而成,其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6%。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为11nm‑71nm,所述纳米流体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采用ZnO纳米颗粒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并使得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ZnO纳米颗粒生长成为ZnO纳米棒,最终得到“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80726.8

    申请日:2016-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10 B60H1/18 F01K23/065 F01K2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Ⅰ、单螺杆膨胀机、发电机、发动机尾气乏气排出管、蒸发换热器、工质泵、发动机尾气排出管、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接发动机冷却水管、发生器、冷凝器Ⅱ、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接发动机尾气乏气排气管、截止阀A、B、C、D,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通过发动机高品位能回收系统回收具有高品位能的尾气,处理后的尾气乏气与低品位能的发动机冷却水共同作为热源,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尾气热量的充分回收,并将设计的阀组—冷凝器—蒸发器单元应于发动机热量回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达到操作便捷、易于控制的目的。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进排气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24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0246.2

    申请日:2016-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285 F02M35/10222

    Abstract: 一种柴油发动机气缸进排气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柴油发动机动力系统,包括气缸、进气稳压罐和中冷器,气缸上设有进气口、排气口和废气进气口,进气口、排气口和废气进气口上分别设有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门、排气门和废气进气门开闭的进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和废气进气凸轮轴;中冷器的出口连接有废气稳压罐,废气稳压罐出口经废气进气门与废气进气口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成本低廉,废气与空气分层显著,显著降低氮氧化物、同时降低颗粒物排放量,柴油机热效率高。

    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71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28368.X

    申请日:2019-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分层花状纳米颗粒流体的内燃机冷却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纳米流体采用分层花状纳米颗粒与水配置而成,其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为2%-6%,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粒径大小为11nm-71nm,所述纳米流体中分层花状纳米颗粒采用ZnO纳米颗粒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并使得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上的ZnO纳米颗粒生长成为ZnO纳米棒,最终得到“分层花状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

    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861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46527.1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将汽车工作中产生的废热转换为电能,并储存于蓄电池中的汽车发动机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及方法,设有内部灌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的液体管道(2),液体管道(2)两端封闭,液体管道(2)上设有用于为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层流提供动力的液体泵(5),相变微胶囊悬浮液(7)在液体泵(5)的驱动下在液体管道(2)内部循环;多根液体管道(2)紧贴发动机尾气排气管(4)外壁上,并在多根液体管道(2)的外部设置保温层(1);温差发电器(3)的热端紧贴液体管道(2),冷端暴露在环境中,温差发电器(3)的电能输出端与蓄电池(8)相连接。

    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6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880726.8

    申请日:2016-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包括冷凝器Ⅰ、单螺杆膨胀机、发电机、发动机尾气乏气排出管、蒸发换热器、工质泵、发动机尾气排出管、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接发动机冷却水管、发生器、冷凝器Ⅱ、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发生器、接发动机尾气乏气排气管、截止阀A、B、C、D,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发动机余热综合回收系统,通过发动机高品位能回收系统回收具有高品位能的尾气,处理后的尾气乏气与低品位能的发动机冷却水共同作为热源,来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尾气热量的充分回收,并将设计的阀组—冷凝器—蒸发器单元应于发动机热量回收系统中,提高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达到操作便捷、易于控制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