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572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3336.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622 , C04B35/565 , C04B3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806 , C04B35/5622 , C04B35/565 , C04B35/622 , C04B2235/3826 , C04B2235/5248 , C04B2235/614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碳化硅纳米线强韧化Zr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ZrC-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与ZrC-SiC复相陶瓷基体相容性低、界面结合差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表面预处理;二、碳纤维表面催化剂加载;三、碳纤维-碳化硅纳米线多层次增强体制备;四、CF-SiCnws/Zr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五、重复步骤四6次,最终得到CF-SiCnws/Zr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该方法显著增大了CF与ZrC-SiC陶瓷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12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610975323.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6 , C04B35/628 , C04B38/0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强韧化Zr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Zr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要解决Zr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强度低、断裂韧性差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三维编织体的预处理;二、碳纤维表面金属催化剂的加载;三、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增强体的制备;四、CF‑CNTs/Zr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74%~81%,密度为0.61~1.17g/cm3,具有多孔轻质的特性,压缩强度可达到23.64MPa,断裂韧性可达到4.63MPa·m1/2。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75323.1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6 , C04B35/628 , C04B3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806 , C04B35/5622 , C04B35/62873 , C04B38/00 , C04B2235/5248 , C04B2235/5252 , C04B2235/5288 , C04B2235/616 , C04B2235/77 , C04B2235/96 , C04B38/0067 , C04B38/0074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强韧化Zr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Zr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是要解决ZrC基超高温陶瓷材料强度低、断裂韧性差的问题。方法:一、碳纤维三维编织体的预处理;二、碳纤维表面金属催化剂的加载;三、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增强体的制备;四、CF-CNTs/Zr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74%~81%,密度为0.61~1.17g/cm3,具有多孔轻质的特性,压缩强度可达到23.64MPa,断裂韧性可达到4.63MPa·m1/2。本发明用于复合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2723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22469.8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15 , C04B35/622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碳纤维增强SiBCN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一种SiBCN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碳纤维与SiBCN陶瓷复合材料中存在碳纤维与SiBCN陶瓷之间的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方法:一、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得到氧化处理的碳纤维;二、碳纤维表面催化剂的附着;三、碳纳米管改性碳纤维增强体的制备;四、碳纳米管改性碳纤维增强SiBCN陶瓷先驱体的制备;五、碳纳米管改性碳纤维增强SiBCN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可达到61.99~68.01MPa。用于陶瓷材料领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