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81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1532947.1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放电腔(4)、激励器缓冲腔(2)、阴极放电电极(6)、阳极放电电极(5)和耐热硅胶。激励器放电腔(4)放置于激励器缓冲腔(2)内,耐热硅胶将阴极放电电极(6)和阳极放电电极(5)固定和密封在激励器放电腔(4)的底部。在放电电极作用下,激励器放电腔(4)内的气体变为高速气体,高速气体通过高速射流孔(3)射出到激励器缓冲腔(2)内,高速气体减速变为低速气体,低速气体通过低速射流孔(1)射出到外界,最终在激励器缓冲腔(2)射出Re不大于10^6的低速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体积小。

    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896.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壁体和隔板;壁体的内部含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贯穿壁体的两个表面;方形空腔的内部沿方形空腔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块隔板、且隔板与壁体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内壁垂直连接,隔板将壁体内部空腔分成进气通道和冷却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端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口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出气口;隔板与壁体内壁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齿形凹槽。本发明基于旋转流动加强混合和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冷却通道结构,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一种基于射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772.7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冷却通道管和进气通道管;进气通道管与冷却通道管的形状相同,且进气通道管尺寸小于冷却通道管的尺寸,进气通道管位于冷却通道管的内部;进气通道管内部空腔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管道出口端的端口封闭,且在进气通道管朝向堆芯方向的侧壁上设置多个贯穿其管壁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外壁与冷却通道管的内壁围成的空间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端的端口封闭。本发明基于射流加强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设计思路,相比于现有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该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80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419447.5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和若干射流部件,若干个射流部件布置在叶片本体的表面的下方,若干射流部件沿叶片本体表面气流分离线的上游侧布置,且主要布置在靠近叶尖的高升力段,在叶片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射流部件的射流口连通的射流出口,所述射流部件为低雷诺数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本发明通过高频直流脉冲电源驱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生成较高速度的合成射流,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流动进行控制,通过射流主动控制方法克服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以在更大的来流攻角范围内具有较高气动性能,减少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作阻力及非定常气动载荷,提高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及稳定性。

    新型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

    公开(公告)号:CN11008093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19447.5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和若干射流部件,若干个射流部件布置在叶片本体的表面的下方,若干射流部件沿叶片本体表面气流分离线的上游侧布置,且主要布置在靠近叶尖的高升力段,在叶片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射流部件的射流口连通的射流出口,所述射流部件为低雷诺数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本发明通过高频直流脉冲电源驱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生成较高速度的合成射流,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流动进行控制,通过射流主动控制方法克服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以在更大的来流攻角范围内具有较高气动性能,减少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作阻力及非定常气动载荷,提高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及稳定性。

    一种防止直面等离子体部分温度过高的核聚变第一壁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20722.2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直面等离子体部分温度过高的核聚变第一壁,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聚变第一壁的外壁表面覆盖一层展向导热系数高于沿厚度方向导热系数的材料层;材料层的外表面在直面等离子体的壁面上还设有一层均匀的保护层。本发明通过在核聚变第一壁的外壁和保护层之间覆盖一层展向导热系数高于沿厚度方向导热系数的材料层,可以实现第一壁直面等离子体壁面热量转移到侧面,使得第一壁的壁体温度分布均匀,进而防止第一壁因局部温度过高而熔穿,同时可减小第一壁的结构热应力。本发明的核聚变第一壁适用于核聚变反应装置。

    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18896.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壁体和隔板;壁体的内部含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贯穿壁体的两个表面;方形空腔的内部沿方形空腔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块隔板、且隔板与壁体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内壁垂直连接,隔板将壁体内部空腔分成进气通道和冷却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端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口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出气口;隔板与壁体内壁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齿形凹槽。本发明基于旋转流动加强混合和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冷却通道结构,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18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2947.1

    申请日:2018-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30 B64C23/0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低雷诺数条件的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包括激励器放电腔(4)、激励器缓冲腔(2)、阴极放电电极(6)、阳极放电电极(5)和耐热硅胶。激励器放电腔(4)放置于激励器缓冲腔(2)内,耐热硅胶将阴极放电电极(6)和阳极放电电极(5)固定和密封在激励器放电腔(4)的底部。在放电电极作用下,激励器放电腔(4)内的气体变为高速气体,高速气体通过高速射流孔(3)射出到激励器缓冲腔(2)内,高速气体减速变为低速气体,低速气体通过低速射流孔(1)射出到外界,最终在激励器缓冲腔(2)射出Re不大于10^6的低速气体。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效率高,体积小。

    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524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220672.2

    申请日:2016-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式流体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竖直设置筒体,在筒体内部设置一隔离筒,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环板;环板上开设有多个均流孔;在隔离筒的顶部紧固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靠近挡板一端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环板上方的隔离筒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筒体内壁紧固连接的侧挡板。本发明由于在隔离筒的下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与筒体连接的环板,在隔离筒的顶部连接一挡板,在隔离筒的筒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因此外界气液相流体进入筒体内后,气相流体可通过通气孔流入到隔离筒中向下扩散流动,液相流体自由下落流入到隔离筒与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间中,使流体气液相均布通道相对独立,对含气率小的流体具有较好均布效果。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5416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82076.4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一种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湍流实验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实验装置存在实验系统复杂、测量不方便及无法用于液体实验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机设置在底架的底端,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皮带轮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网格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一偏心凸轮转动连接,第二偏心凸轮偏心穿设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网格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水箱与第二偏心凸轮转动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强迫各向同性湍流实验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