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0800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288841.3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C1/00 , G05B19/4093
Abstract: 开放式智能铣削加工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铣削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采用离线算法进行优化的铣削加工系统,其离线优化的加工参数不能维持加工目标总是最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向压电式测力仪传感器、A/D转换电路、工业PC机、PCI数据采集卡、铣削控制器、SoftSERCANS通讯卡、输入输出模块和n个伺服驱动器,实时采集工件与刀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切削力,并由铣削控制器获取进给倍率,进而获取新的进给速度作为刀具下一个进给速度,确定机床的下一位置,并将该位置指令由铣削控制器通过SoftSERCANS通讯卡和输入输出模块传至相应的伺服驱动器,控制相应的刀具运动,实现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70152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010218617.2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径零件近等壁厚软模室温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变径零件软模成形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变径零件成形中存在的一次性成形使壁厚减薄,壁厚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步骤是:将筒坯放置在模具的型腔内,将芯轴放置在筒坯内;填充粘弹塑性材料;密封;合模;筒坯在内部粘弹塑性材料的压力作用以及模具压力下与模具的型腔紧密贴合成形;开模取出成形的变径零件;移除芯轴并清除变径零件内部残留的粘弹塑性材料。由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变径零件壁厚均匀,提高了变径零件成形极限,改善了变径零件壁厚分布,提高了变径零件表面质量,同时降低了变径零件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成形变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78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5839.7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0
Abstract: 一种变径零件粘弹塑性软模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变径零件软模成形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成形方法仅适用于单位长度变径比小的变径零件,质量控制困难,而且成形的变径零件存在的尺寸精度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成形步骤为:将筒坯安装在模具的腔内,用下柱塞将筒坯的下端密封;将筒坯内部注满粘弹塑性材料;用上柱塞将筒坯的上端密封,且上柱塞的下端压入筒坯内压实粘弹塑性材料,形成预压力;将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闭合模具,筒坯在其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的压力以及上模与下模的压力下与模具型腔贴合成形;开启模具,将成形零件协同其内部的粘弹性材料整体取出;清除成形零件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本发明适用于变径零件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187015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18617.2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变径零件近等壁厚软模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变径零件软模成形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变径零件成形中存在的一次性成形使壁厚减薄,壁厚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步骤是:将筒坯放置在模具的型腔内,将芯轴放置在筒坯内;填充粘弹塑性材料;密封;合模;筒坯在内部粘弹塑性材料的压力作用以及模具压力下与模具的型腔紧密贴合成形;开模取出成形的变径零件;移除芯轴并清除变径零件内部残留的粘弹塑性材料。由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变径零件壁厚均匀,提高了变径零件成形极限,改善了变径零件壁厚分布,提高了变径零件表面质量,同时降低了变径零件的制造成本。本发明的方法用于成形变径零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862782B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10195839.7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2/10
Abstract: 一种大变径比的变径零件粘弹塑性软模成形方法,它涉及一种变径零件软模成形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成形方法仅适用于单位长度变径比小的变径零件,质量控制困难,而且成形的变径零件存在的尺寸精度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成形步骤为:将筒坯安装在模具的腔内,用下柱塞将筒坯的下端密封;将筒坯内部注满粘弹塑性材料;用上柱塞将筒坯的上端密封,且上柱塞的下端压入筒坯内压实粘弹塑性材料,形成预压力;将模具安装在压力机上;闭合模具,筒坯在其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的压力以及上模与下模的压力下与模具型腔贴合成形;开启模具,将成形零件协同其内部的粘弹性材料整体取出;清除成形零件内部的粘弹塑性材料。本发明适用于变径零件的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80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88841.3
申请日:2011-09-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3C1/00 , G05B19/4093
Abstract: 开放式智能铣削加工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铣削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采用离线算法进行优化的铣削加工系统,其离线优化的加工参数不能维持加工目标总是最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三向压电式测力仪传感器、A/D转换电路、工业PC机、PCI数据采集卡、铣削控制器、SoftSERCANS通讯卡、输入输出模块和n个伺服驱动器,实时采集工件与刀具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切削力,并由铣削控制器获取进给倍率,进而获取新的进给速度作为刀具下一个进给速度,确定机床的下一位置,并将该位置指令由铣削控制器通过SoftSERCANS通讯卡和输入输出模块传至相应的伺服驱动器,控制相应的刀具运动,实现加工过程的智能控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