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69732.1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容量低、充放电电压窗口窄以及充放电过成中副反应严重等问题。本发明的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Li2MnO3包覆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材料的预处理,三、MnO2包覆层的原位合成,四、高温固相反应。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29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9291.2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技术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储存性能及其与电解液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有一层有机物疏水层,该疏水层的厚度为0.5nm~20nm,疏水层的质量含量为0.1%~10%;本发明的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具有疏水性能的有机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再与正极材料在30~80℃下搅拌并反应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到固体滤饼,然后将固体滤饼进行两个温度梯度的处理得到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04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569732.1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容量低、充放电电压窗口窄以及充放电过成中副反应严重等问题。本发明的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Li2MnO3包覆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原位合成Li2MnO3包覆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材料的预处理,三、MnO2包覆层的原位合成,四、高温固相反应。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8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803037.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B82Y30/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表面副反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组成,其中一相为呈梯度分布的Li2MnO3相,另一相为均匀或非均匀分布的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前驱体的制备,三、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594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803039.6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低、循环寿命短以及充放电电压窗口窄的问题。本发明共沉淀法合成的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材料组成,所述两相中的一相为Li2MnO3相,另一相为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溶液的配置,二、反应底液的制备,三、前驱体的制备,四、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12938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803037.7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短、结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以及充放电过程中材料表面副反应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纳米级两相梯度分布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组成,其中一相为呈梯度分布的Li2MnO3相,另一相为均匀或非均匀分布的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溶液的配置,二、前驱体的制备,三、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的正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2525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03039.6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低、循环寿命短以及充放电电压窗口窄的问题。本发明共沉淀法合成的具有纳米级两相共存结构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两相材料组成,所述两相中的一相为Li2MnO3相,另一相为层状LiMO2相。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一、溶液的配置,二、反应底液的制备,三、前驱体的制备,四、高温固相合成。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