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网型储能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104602.7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轨迹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评估技术领域。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量评估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参考过程的选取;参考过程的频率信息整定计算;构网型储能等效模型建立;采集待评估过程的频率信息;对获取的频率信息进行预处理;结合参考频率轨迹,选定重点监测时段,进行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求取,获得衡量系统惯量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仅需要采集系统频率变化过程中的少量信息,且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量化评估的方法分析得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大小,具有数据需求较少,评估结果清晰准确的优点。

    一种构网型储能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75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04602.7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率轨迹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评估方法,属于电力评估技术领域。解决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量评估受到限制,无法准确评估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参考过程的选取;参考过程的频率信息整定计算;构网型储能等效模型建立;采集待评估过程的频率信息;对获取的频率信息进行预处理;结合参考频率轨迹,选定重点监测时段,进行等效惯性时间常数的求取,获得衡量系统惯量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指标。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仅需要采集系统频率变化过程中的少量信息,且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量化评估的方法分析得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惯性支撑能力大小,具有数据需求较少,评估结果清晰准确的优点。

    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99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449100.6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涉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风速和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限制,实际系统净负荷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大,在电力谷荷时段更加剧了弃风的发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获取电‑热联合系统内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技术参数;二:获取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运行成本参数,确定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参与协调调度的调度成本;三: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建立以风电消纳量最高及总协调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两级式多热源协调调度优化模型;本发明用于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基于综合温度的供热负荷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415738.3

    申请日:2016-06-07

    Abstract: 基于综合温度的供热负荷预报方法,本发明涉及供热负荷预报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预测方法产生的预测供热负荷过多的问题。本发明先将每个表面具有不同热特性的建筑物,简化为具有相同表面特性的当量建筑物。再将热源所供范围内的全部建筑物及管网,折算为综合当量建筑,得出该建筑的当量热特性系数。用综合温度代替干球温度及考虑室内得热的基础上进行供热负荷预报,综合考虑墙体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力、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长波辐射交换等因素以及室内得热对供热负荷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方法由于不考虑太阳辐射、室外风速对及室内得热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导致预报出的供热量偏高,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应用于供热负荷预报领域。

    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3999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449100.6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一种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涉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的多热源协调调度策略制定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风速和电力负荷预测技术的限制,实际系统净负荷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大,在电力谷荷时段更加剧了弃风的发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一:获取电‑热联合系统内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技术参数;二:获取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的运行成本参数,确定电锅炉、热储、热电联产机组和一级热网参与协调调度的调度成本;三:根据步骤一和步骤二建立以风电消纳量最高及总协调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两级式多热源协调调度优化模型;本发明用于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