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自动采集多通道加速腐蚀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53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10047382.3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姚武 杨凯 王瑞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自动采集多通道加速腐蚀试验装置,利用普通的三电极恒电位仪,通过集成自主研发的集成电路、软件和电解液槽,组成一套可以同时测量多个试样并自动记录试验数据的装置系统。本发明克服了国内外加速腐蚀试验试样数量受制于恒电位仪通道的缺陷,大大节约了试验成本,扩大了试验规模、节省测试时间。本发明使用方便简单,为评价水泥基灌浆材料和混凝土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测试装置。

    一种测量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自动采集多通道加速腐蚀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1915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047382.3

    申请日:2007-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姚武 杨凯 王瑞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自动采集多通道加速腐蚀试验装置,利用普通的三电极恒电位仪,通过集成自主研发的集成电路、软件和电解液槽,组成一套可以同时测量多个试样并自动记录试验数据的装置系统。本发明克服了国内外加速腐蚀试验试样数量受制于恒电位仪通道的缺陷,大大节约了试验成本,扩大了试验规模、节省测试时间。本发明使用方便简单,为评价水泥基灌浆材料和混凝土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测试装置。

    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92866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0920282.5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系统的研发协同服务模型,模型通过网络连接将科学仪器、技术培训、研发基地、科技文献等供应方整合到研发服务资源池中,资源池向整个制造产业链提供协作服务,研发服务资源池包括研发协同服务系统、专业技术培训系统、研发基地建设系统、人才信息查询系统、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技综合咨询系统、科学仪器共享系统等七大系统。最后,本发明公开了研发协同服务模型中研发服务资源池各系统协同机制。

    一种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3482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10653679.2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天斌 杨凯 罗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型二元醇80~100份,二元异氰酸酯30~40份,小分子扩链剂5~10份,氯化锌5~10份,助剂5~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将纳米氧化锌颗粒配合丙酮法制备水性聚氨酯,使纳米氧化锌均匀分布于水性聚氨酯之中,制得的阴离子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对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着高达100%的杀菌率,同时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适合用作生物医疗材料。

    一种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1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653678.8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天斌 杨凯 罗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型二元醇80~100份,二元异氰酸酯30~40份,小分子扩链剂5~10份,氯化锌1~5份,超支化核单宁酸5~10份,催化剂1份,助剂0.5‑1.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将纳米氧化锌颗粒加入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流程中,超支化结构特有的中空外密的结构,使纳米氧化锌均匀地分布在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体系中,大幅提升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其中对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高达100%,可以作为优良的生物医疗材料。

    一种植物物种自动识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94771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047562.7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黄德双 夏青 杨凯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物种自动识别装置,包括相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所述的客户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图像采集器、图像处理器、网络通信器和人机界面,所述的服务器端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所述的应用服务器分别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和网络通信器;所述的图像采集器包括摄像头、光传感器、曝光控制器、辅助摄像光源和存储卡,所述的摄像头与存储卡连接,所述的曝光控制器分别连接光传感器和辅助摄像光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携带方便、操作容易、图像处理实时、高效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