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2468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1340001.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26 , H01M8/0265 , H01M8/04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自排水功能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及自排水方法。本发明采用在双极板主体上形成一级脊,在各个一级脊之间设置微流场,微流场具有部分圆台的基底,在基底上具有二级脊、三级脊和微流道,三级脊和微流道构成底通道,微流场具有自排水机制;当电化学反应生成的水集聚在微流场的底通道时,底通道上形成一层液态水薄膜,反应生成的水在底通道上被排出;当更多的水积聚在底通道之上,这些水就集聚在液态水薄膜上,没有固‑液接触,水通过滑动的方式排出微流场;自排水机制减少液态水在流道之间的滞留现象,提高了排水效率,从而使反应气体在各流道间分布更为均匀,气体传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24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1253155.1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表位肽段组合的方式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特异性抗体检测和疫苗制备领域。本发明的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使用多表位肽段组合的方式代替全长肽段作为检测抗原检测样本中的特异性抗体。本发明解决了同一基因型的抗原肽段复杂多变或者抗原突变株增生,以及大片段多肽合成较困难的现状。本发明可避免对于包被抗原肽段选择的纠结性,减少大片段抗原肽段的合成,并提高检测结果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8425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16093.5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075 , C08J3/24 , C08K5/29 , C08L2201/54 , C08L2312/00 , C08L5/08
Abstract: 一种以寡聚亚胺作为交联剂制备水凝胶的方法,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二醛(或多醛)和脂肪族二胺(或多胺)间的亚胺反应(又称为席夫碱反应)制备寡聚亚胺交联剂,再进一步通过交联剂和高分子之间的亚胺反应形成水凝胶。其中,脂肪族二胺(或多胺)包括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活性分子,如可防止细胞凋亡的亚精胺;二醛(或多醛)可以是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二醛(或多醛)分子;高分子可以是含有多个氨基或醛基的高分子。由于亚胺反应具有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本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形迅速,且成本较低,可以在保证水凝胶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同时,避免引入小分子或不必要的成分所带来的生物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8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09800.6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7K14/02 , G01N33/576 ,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02 , G01N33/5761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保守区肽段组合来检测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特异性抗体检测领域。本发明方法从具有相对保守氨基酸序列的抗原中筛选出2-5条可覆盖90%以上目标检测人群的肽段,然后将肽段偶联大蛋白以提高其免疫原性,将筛选的肽段组合起来作为检测使用的抗原,用于检测样本中的特异性抗体。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代替单一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而且具有可重复性高、数据稳定性高等优点。此外采用保守区肽段,由于突变相对较少,序列简单,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较高,便于人工合成,易于组合检测;相对单一抗原检测而言,可扩大检测群体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9674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1124262.8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防污电子鼻腔室属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滤网Ⅰ、腔室Ⅰ、扰流器Ⅰ、弧球体、扰流器Ⅱ、腔室Ⅱ和滤网Ⅱ自左至右顺序排列,且为关于a‑a横截面的对称结构,其中滤网Ⅰ固接于腔室Ⅰ中采集口的近左部,滤网Ⅱ固接于腔室Ⅱ中采集口的近右部;扰流器Ⅰ的圆杆内端固接于弧球体的弧球壳中心左端,扰流器Ⅱ的圆杆内端固接于弧球体的弧球壳中心右端;弧球体的外环左面与腔室Ⅰ右端固接,弧球体的外环右面与腔室Ⅱ左端固接;本发明能有效避免海洋微生物的附着,并能引导待测液体到达传感器表面,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高,其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成本低、易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1910468938.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16/04 , A61M25/01 , A61M25/088 ,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38259.7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D5/00 , A61L27/54 , A61L27/24 , A61L27/20 , A61L27/16 , A61L27/50 , D06M11/71 , D06M11/13 , D06M13/332 , D06M13/123 , D06M101/24 , D06M101/14 , D06M101/10
Abstract: 一种负载亚精胺的生物活性膜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活性膜领域。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雄性精子必须克服雌性的排异反应,方能与卵子结合。亚精胺最初是从精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胺化合物,具有抗排异、抗氧化、抑制炎症、抑制细胞坏死、延长个体寿命等作用,因此,本发明利用仿生思想,将亚精胺用于人工皮肤及其它人工组织和器官可能为生物制造领域排异炎症反应的解决提供一个新思路,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引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亚精胺,可获得生物学性能良好的薄膜。亚精胺的负载方式可以为物理混合或化学反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80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68938.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M16/04 , A61M25/01 , A61M25/088 , A61M2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内插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管导管携带器、延长导丝、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器、组织撑开器和口腔开口固定器;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方面能够取代“喉镜”的使用;能够绕到会厌后方通过显示屏清晰地看到声门,然后再通过控制起降结构准确地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前端连接的食管上端开口定位导管能够防止返流误吸等危害情况发生;不但能够减少由于反复气管插管会对声带及会厌组织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降低因为长时间气管插管可能造成的乏氧、返流误吸等危害患者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方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操作,降低困难气道气管插管的组织损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2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838259.7
申请日:2017-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D5/00 , A61L27/54 , A61L27/24 , A61L27/20 , A61L27/16 , A61L27/50 , D06M11/71 , D06M11/13 , D06M13/332 , D06M13/123 , D06M101/24 , D06M101/14 , D06M101/10
Abstract: 一种负载亚精胺的生物活性膜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活性膜领域。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雄性精子必须克服雌性的排异反应,方能与卵子结合。亚精胺最初是从精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胺化合物,具有抗排异、抗氧化、抑制炎症、抑制细胞坏死、延长个体寿命等作用,因此,本发明利用仿生思想,将亚精胺用于人工皮肤及其它人工组织和器官可能为生物制造领域排异炎症反应的解决提供一个新思路,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引入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亚精胺,可获得生物学性能良好的薄膜。亚精胺的负载方式可以为物理混合或化学反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07108.1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低成本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方法为:步骤一、清洗回收的玉米秸秆并切成2cm的小块;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好的秸秆粉与活化剂以1:3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溶于水中搅拌24h,进行酸洗后,利用去离子水将混合物洗至PH值为7时得到具有海绵状高比表面积结构的碳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处理好的碳材料以1:2:0.1的质量比与氮前体与钴前体进行混合后溶于水中使其达到混合均匀,进行热解;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制品用3mol/L的盐酸溶液进行酸洗后利用去离子水将其洗至PH值为7时得到掺杂氮和钴元素的氧还原催化剂。有益效果:能使玉米秸秆“变废为宝”,解决污染环境的问题,使用方便、无安全隐患、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