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OsTCP11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3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69286.5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TCP11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应用,所述的OsTCP11基因,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它是通过敲除水稻OsTCP11基因实现的;所述的敲除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所述基因OsTCP11,获得敲除突变体ostcp11;通过稻瘟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tcp11更抗病,病斑面积小,病叶携带稻瘟菌量少,表明OsTCP11负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通过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tcp11更抗病,病斑更短,表明OsTCP11负向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培育抗稻瘟病和白叶病的水稻品种,为后期筛选高抗和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

    公开(公告)号:CN1155219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53597.1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调控水稻抗性的类受体蛋白激酶OsIFBR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基因OsIFBR1在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的应用;通过转基因方法在植物中过量表达所述基因。敲除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突变体更易感病,通过表达所述OsIFBR1基因得到的转基因植株更抗病,因此所述OsIFBR1基因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水稻广谱抗病品种的培育,为后期筛选高抗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水稻OsRH3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622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68898.2

    申请日:202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RH3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应用,水稻OsRH3基因,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所述基因OsRH3,获得敲除突变体osrh3;通过稻瘟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rh3更抗病,病斑面积小,病叶携带稻瘟菌量少,表明OsRH3负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通过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rh3更抗病,病斑更短,表明OsRH3负向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培育抗稻瘟病和白叶病的水稻品种,为后期筛选高抗和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OsRLK40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病方面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61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67686.3

    申请日:2023-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OsRLK40基因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方面的应用,它是通过敲除水稻OsRLK40基因实现的;所述的OsRLK40基因,它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敲除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本发明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所述基因OsRLK40,获得敲除突变体osrlk40;通过稻瘟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rlk40更抗病,病斑面积小,病叶携带稻瘟菌量少,表明OsRLK40负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通过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突变体osrlk40更抗病,病斑更短,表明OsRLK40负向调控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本发明有利于培育抗稻瘟病和白叶病的水稻品种,为后期筛选高抗和广谱抗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依据。

    一种调控水稻抗性的稻曲病菌基因UvASE2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32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7861.8

    申请日:2025-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水稻抗性的稻曲病菌基因UvASE2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稻曲病菌基因UvASE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稻曲病菌基因UvASE2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异源表达UvASE2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发现,转基因水稻能够显著提高对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并显著诱导活性氧的爆发。异源表达稻曲病菌UvASE2基因具有正向调控水稻的抗病性的功能,UvASE2基因可以用于提高水稻抗病性,对于水稻抗病种质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稻曲病菌基因UvGHF1及其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613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7408.8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曲病菌基因UvGHF1及其在水稻抗病中的应用,该基因编码区为1020bp,由340个氨基酸组成,用InterPro和Pfam网站对UvGHF1的结构域进行预测发现,UvGHF1包含N端信号肽(SignalPeptide)和糖苷水解酶GH42结构域。本发明通过Phyre2在线同源建模预测分析,以嗜热栖热菌(Thermusthermophilus)β‑半乳糖苷酶晶体结构1KWG为模板,构建了UvGHF1蛋白同源三维结构模型。本发明通过构建异源表达稻曲病菌UvGHF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植株,发现转基因水稻能够显著提高对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首次阐明了该基因具有正向调控水稻抗病性的功能。本发明提供的UvGHF1基因是一种适用于创制高抗稻曲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材料的新基因资源,可以用于改良水稻抗病性,对于水稻抗病新种质的创制和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