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421483.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的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以及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与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复合,形成具有等离激元增强活性的耦合基底,简称PERS基底;(3)将步骤(2)中获得的PERS基底装配至气密拉曼电解池中,向其中注入电解液,以该PERS基底作为工作电极,对其进行电化学控制,使电解液在该PERS基底上发生反应形成SEI,同时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进行跟踪检测,从而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1000.X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位拉曼光谱表征的气密拉曼电解池,该电解池包括上盖、中心池体和下盖;所述上盖中央开口并镶嵌高透光率的光学窗口片;所述中心池体内部设置绝缘材质的电解池内胆,该电解池内胆设有三个电极槽,分别用于配置工作电极、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所述下盖内部留有空腔并内置步进马达以及四根接线柱,该步进马达上设有支撑杆并与工作电极连接,该四根接线柱的一端分别与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和步进马达相连,另一端从该下盖伸出并与电化学分析仪和马达控制器相连;所述上盖、中心池体和下盖之间放置密封圈密封并通过螺丝螺栓紧固连接形成一隔水、隔空气的封闭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511263.3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流体,所述集流体表面具有固态电解质界面相。所述具有固体电解质界面相,是通过引入牺牲锂薄层后通过电化学调控的方法制备而成的;所述牺牲锂薄层是采用电沉积或非电沉积方法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锂。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19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031215.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钠金属负极电沉积和溶出可逆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以与钠产生合金的金属M的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负载于不与Na产生合金的金属N材质的集流体表面,制成极片;(2)以上述极片为工作电极,以Na片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配合电解液和隔膜组装成电池,控制Na的溶出截止电位低于Na在Na‑金属M合金的脱合金起始电位,以2mAcm‑2的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沉积和溶出循环。本发明通过构建一个能与钠合金化的集流体,可以实现钠金属在2mAcm‑2的电流下,高效稳定的循环1700‑2000圈,平均库伦效率99.9%,可以促进钠金属电池的商业应用,为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的储能系统提供了一个廉价且高容量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1479708.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金属锂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金属锂支撑体的支撑体材质为金属铜或其合金、金属镍或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支撑体的表面有亲锂层。在电化学池内放入支撑体作为工作电极并注入电抛光液,对工作电极施加阳极电位或阳极电流,改变阳极电位或阳极电流以及时间,调节铜的阳极溶出动力学,使工作电极上的支撑体获得相对平整的表面;向电化学池内注入含有晶面封盖剂的电解液,对工作电极施加阴极电位或阴极电流,发生金属的沉积反应,改变阴极电位或阴极电流以及时间,调节铜的沉积过程,得金属锂支撑体。金属锂支撑体可直接作为无锂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或在电沉积或熔融引锂的方式制备成锂薄膜负极在二次电池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05469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009325.6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环-盘电极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电极,尤其是涉及一种纳米环-盘电极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制作尺寸在纳米尺度,具有良好电化学响应,能实现高环收集效率的纳米环-盘电极的制备方法。在腐蚀溶液中腐蚀得到针尖,在电泳漆中对针尖电泳,烘烤得纳米电极;以单根纳米电极为盘电极,经真空溅射形成Au层,Au层将纳米电极前部覆盖,作为环电极模板;将模板前部包封,冷却,露出环电极模板尖端;在模板后部裸露区和盘电极引出导线,将二次包封后的环电极模板置于刻蚀液中,盘电极接正极,施加脉冲电压,每加一个脉冲后检测盘电极和溅射的Au层间的电阻,当超过109欧姆时停止刻蚀,形成以纳电极为盘、溅射Au层为环的纳米环-盘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21483.3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的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以及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2)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具有SERS活性的纳米结构金属基底与壳层隔绝核壳纳米粒子复合,形成具有等离激元增强活性的耦合基底,简称PERS基底;(3)将步骤(2)中获得的PERS基底装配至气密拉曼电解池中,向其中注入电解液,以该PERS基底作为工作电极,对其进行电化学控制,使电解液在该PERS基底上发生反应形成SEI,同时利用原位电化学拉曼进行跟踪检测,从而表征SEI形成和演变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88819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031215.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钠金属负极电沉积和溶出可逆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可以与钠产生合金的金属M的纳米粒子或微米粒子负载于不与Na产生合金的金属N材质的集流体表面,制成极片;(2)以上述极片为工作电极,以Na片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配合电解液和隔膜组装成电池,控制Na的溶出截止电位低于Na在Na-金属M合金的脱合金起始电位,以2mAcm-2的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沉积和溶出循环。本发明通过构建一个能与钠合金化的集流体,可以实现钠金属在2mAcm-2的电流下,高效稳定的循环1700-2000圈,平均库伦效率99.9%,可以促进钠金属电池的商业应用,为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的储能系统提供了一个廉价且高容量的负极。
-
公开(公告)号:CN1095858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79708.4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金属锂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金属锂支撑体的支撑体材质为金属铜或其合金、金属镍或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支撑体的表面有亲锂层。在电化学池内放入支撑体作为工作电极并注入电抛光液,对工作电极施加阳极电位或阳极电流,改变阳极电位或阳极电流以及时间,调节铜的阳极溶出动力学,使工作电极上的支撑体获得相对平整的表面;向电化学池内注入含有晶面封盖剂的电解液,对工作电极施加阴极电位或阴极电流,发生金属的沉积反应,改变阴极电位或阴极电流以及时间,调节铜的沉积过程,得金属锂支撑体。金属锂支撑体可直接作为无锂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应用,或在电沉积或熔融引锂的方式制备成锂薄膜负极在二次电池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89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14626.2
申请日:2013-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0 , B81C1/00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化学双极性行为提高微电极阵列电极密度的方法和电极构型,属于微电极阵列电化学领域,微电极阵列研究中关于如何设计电极间距以使其可以保持微电极稳态的性质,同时可以达到电流加和的目的一直是一个热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双极性现象的平面-凹微电极阵列的电极构型,在凹微电极阵列的正上方引入一层平面金属膜,所述的金属膜覆盖凹微电极阵列的绝缘层,而裸露微电极。从而使得微电极阵列在电极间距很小的情况下仍然获得稳态响应的性质,同时由于微电极上的双极性现象,稳态电流比普通电极上的稳态电流要大,从而可以在一个小的芯片上获得较大的电流响应,电流密度值增大至少一个数量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