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6569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748022.X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控制生物浓度的微藻培养装置及方法,涉及微藻培养。利用部分微藻,如螺旋藻,毯藻,束丝藻等静置时上浮聚集,通气时均匀分布的特点,反应器设计为生长区和静置区两部分,生长区的微藻通过降液管溢流被连续性的采收到静置区,同时等体积的含有未使用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通过液体输送装置(泵),抽液管,排液管回流入生长区继续利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合理微藻的采收量达到控制生长区生物浓度和优化光分布的目的,实现了微藻的高效培养和连续性采收的有机结合,提高微藻的生产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22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83931.X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 Y02P20/59 , B01D53/84 , B01D53/14 , B01D53/56 , B01D53/62 , B01D53/76 , B01D2258/0283 , C12N1/12 , C12N1/20
Abstract: 一种微藻多层塔式脱硝固碳装置及其培养方法。微藻多层塔式脱硝固碳装置设有烟气钢瓶、转子流量计、臭氧发生器、空气泵、气体反应器、蠕动泵、反应塔、液体入口、气体入口、液体出口、气体出口、增压泵、空气罩、溢流管和塔板。微藻培养方法:分别在反应塔的每层塔板上倒入微藻培养液,使液面稍微低于溢流管的高度;蠕动泵把反应塔最下层的培养液加到最上层,最上层培养液的液面高过溢流管后,培养液由溢流管流入第二层,依次循环;经反应器出来的烟气由反应塔最上层的气体入口进入到反应塔中,气体从第一层的培养液溢出后,第一层培养液上方的气压逐渐增大,经溢流管被压入第二层培养液,依次循环,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被微藻培养液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36569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710748022.X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控制生物浓度的微藻培养装置及方法,涉及微藻培养。利用部分微藻,如螺旋藻,毯藻,束丝藻等静置时上浮聚集,通气时均匀分布的特点,反应器设计为生长区和静置区两部分,生长区的微藻通过降液管溢流被连续性的采收到静置区,同时等体积的含有未使用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通过液体输送装置(泵),抽液管,排液管回流入生长区继续利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控制合理微藻的采收量达到控制生长区生物浓度和优化光分布的目的,实现了微藻的高效培养和连续性采收的有机结合,提高微藻的生产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