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65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33991.8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硫化钒/二硫化三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将泡沫镍进行预处理;将正钒酸钠、硫代乙酰胺加入到含有去离子水、氨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均匀溶液;将均匀溶液和预处理后的泡沫镍混合,以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二硫化钒/二硫化三镍复合材料。本申请制备的Ni3S2/VS2复合材料因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独特的界面以及Ni3S2和VS2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尿素氧化反应、电解水析氢反应以及尿素辅助水电解反应中均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73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678833.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42 , H01M10/052 , B29C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锂二次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由底层电解质膜、中间层电解质膜和顶层电解质膜复合得到,分别将不同比例的快离子导体、聚合物和锂盐混合,得到浆料A和浆料B。在基底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底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底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A,形成中间层电解质膜,之后,在所述中间层电解质膜上涂覆所述浆料B,形成顶层电解质膜,即得到梯度结构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能够较为精确地控制电解质膜各层厚度,改善固态电解质薄膜与电极的接触情况及抑制锂枝晶生长双重效益,降低循环极化,提升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16977.1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无粘结剂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导电衬底和成型于导电衬底表面的负极浆料,包括以下步骤:A.负极浆料的调配;B.前体电极片的制备;C.硅基负极的制备。本发明采用硅基材料、碳材料为主要原料,取消传统粘结剂和导电炭黑的使用,添加有机聚合物,经过简单湿法球磨工艺分散均匀并涂覆后高温退火,得到接触紧密并稳定循环的锂离子电池用无粘结剂硅基负极。此电极经过退火形成导通的网络结构,有助于缓解硅基材料体积膨胀。且本发明使用原料少且廉价、实验条件要求低、制作工艺简单。这种锂离子电池用无粘结剂硅基负极兼具优良的循环稳定性、导电性、机械强度和电荷储存能力。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28927.2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1397 , H01M4/139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负极材料Co‑MOF/V2CTx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根据二维层状材料MXene高导电性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以及Co‑MOF材料的高比容量,将Co2+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吸附在表面带有负电的二维MXene材料当中,然后加入金属有机配体五氨基间苯二甲酸,使得在MXene表面原位生长Co‑MOF材料以得到Co‑MOF/V2CTx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该Co‑MOF/V2CTx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负极材料,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相较传统石墨负极材料(372 mAh g‑1)表现出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有效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42441.8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高固含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固含量≥20%,碳管含量≥18%。本发明通过简单的氧化方法来对传统PVP进行改性,以增加其含有氧功能团,从而提高其作为分散剂的分散能力,使得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中的碳管含量能够达到18%以上。本发明解决了高固含量碳纳米管的分散存在的瓶颈,提高了导电浆料的碳纳米管含量以及固含量,从而提高了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生产效率,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原料丰富廉价、无须特殊设备、工艺简单高效、可拓展和易于规模化生产的优点,且所制备的导电浆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长期分散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导电剂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018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911020586.7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放射性碘离子的吸附剂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采用碳化钛粉末和多巴胺为主要原料,通过氢氟酸刻蚀碳化钛粉末对其完成大规模分层从而形成MXene材料,之后结合贻贝仿生使多巴胺单体在MXene表面进行自聚合完成对二维层状MXene材料的表面改性,用于担载氧化银纳米颗粒。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MXene吸附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活性位点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对溶液中碘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80.85mg/g,对碘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0%左右,由此可见,该吸附剂对碘离子的吸附作用确切、有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为放射性碘的去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5248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99055.9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nventor: 周耐根
IPC: B29C64/245 ,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3D打印机架构装置,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两侧各自垂直安装有Z轴升降部件,所述底部框架的上面两侧安装有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垂直安装有架子,所述架子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绕线盘和第二绕线盘,架子上还安装有两条相互平行的X轴、所述X轴上安装有X滑轨,所述X滑轨下方垂直安装有打印头机架,所述打印头机架上安装有两套挤出结构,彼此成45°夹角,所述打印头机架的下端安装有喷头组件,所述喷头组件上安装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本发明结构合理、紧凑,采用两套互成45°角的挤出部件和进料方式可有效解决批量打印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使用效果好,适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230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25750.3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藻酸钠凝胶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海藻酸钠基锌复合材料、水系锌离子电池,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凝胶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海藻酸钠凝胶溶液内采用电化学电镀在锌表面原位生长掺杂有锌离子的海藻酸钠凝胶电解质膜。本发明所制备得的海藻酸钠凝胶电解质膜通过电镀的方式与锌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在长效循环过程中保持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146960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为具有N和S杂原子的五元环结构,当电解液添加剂添加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后,添加剂在正/负电极表面优先氧化/还原过程中能够开环聚合,形成一种能够稳定正/负极结构且具有高离子电导和高电化学稳定特性的高聚物,以有效抑制正极中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离子的溶出和迁移,以及抑制高活性的正/负极和电解液直接接触,达到提升正/负极电极结构稳定性和抑制界面副反应,改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69606.5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液添加剂、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解液添加剂为具有N和S杂原子的五元环结构,当电解液添加剂添加至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后,添加剂在正/负电极表面优先氧化/还原过程中能够开环聚合,形成一种能够稳定正/负极结构且具有高离子电导和高电化学稳定特性的高聚物,以有效抑制正极中金属离子和活性氧离子的溶出和迁移,以及抑制高活性的正/负极和电解液直接接触,达到提升正/负极电极结构稳定性和抑制界面副反应,改善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