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低温解烃的极小单胞菌T7-7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66B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710059755.9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低温解烃的极小单胞菌T7-7及其用途。本发明菌株是从石油污染的海底泥中分离,以液蜡为唯一碳源的情况下在15℃反复驯化培养而获得,其命名为Pusillimonas sp.T7-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172。该菌可在普通牛肉汁、LB、营养琼脂营养培养基中生长,也可在添加葡萄糖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还可以以烷烃或原油为碳源生长。本发明提供的T7-7菌在15~30℃最适温度条件下,能够以烃为碳源和能源生长,能够利用16碳~32碳的正构烷烃,对原油(5g/L)的降解率可达16%以上,对中长链正构烷烃降解率最高可达40%以上;当该菌株与其他产表面活性剂的解烃菌株混合培养,协同作用于原油时可获得更高的降解率,因此可用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2120C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510013342.8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属于使用微血栓平板测定溶栓酶活性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制作微型血栓平板时,向由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组成的血栓制作体系中加入琼脂糖;在含微型血栓的孔内加入溶栓酶溶液后,置于摇床上37℃保温振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630nm的吸光度值。将单位时间内微血栓平板在63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值(ΔA/t)定义为酶活,来测定溶栓酶活性。本发明是一种精确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速度快,仅需2个小时就可完成,成本低廉,适于同时测定大量样品的纤溶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6307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200510013342.8

    申请日:2005-04-2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属于使用微血栓平板测定溶栓酶活性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制作微型血栓平板时,向由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组成的血栓制作体系中加入琼脂糖;在含微型血栓的孔内加入溶栓酶溶液后,置于摇床上37℃保温振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630nm的吸光度值。将单位时间内微血栓平板在63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值(ΔA/t)定义为酶活,来测定溶栓酶活性。本发明是一种精确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速度快,仅需2个小时就可完成,成本低廉,适于同时测定大量样品的纤溶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一株低温解烃的极小单胞菌T7-7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22536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710059755.9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一株低温解烃的极小单胞菌T7-7及其用途。本发明菌株是从石油污染的海底泥中分离,以液蜡为唯一碳源的情况下在15℃反复驯化培养而获得,其命名为Pusillimonas sp.T7-7,其保藏号为CGMCC No.2172。该菌可在普通牛肉汁、LB、营养琼脂营养培养基中生长,也可在添加葡萄糖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还可以以烷烃或原油为碳源生长。本发明提供的T7-7菌在15~30℃最适温度条件下,能够以烃为碳源和能源生长,能够利用16碳~32碳的正构烷烃,对原油(5g/L)的降解率可达16%以上,对中长链正构烷烃降解率最高可达40%以上;当该菌株与其他产表面活性剂的解烃菌株混合培养,协同作用于原油时可获得更高的降解率,因此可用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