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1844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010149559.2
申请日:2010-04-1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注入微生物工艺,将微生物成功的引入反应区域并增加其在土壤中与污染物的接触,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有利条件,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采用单向电极运行方式,电压梯度为1V/cm,电解液为菌悬液,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进行电动注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动注入微生物工艺能够很好将微生物引入到待修复的区域并能提高微生物与目标污染物接触,克服了单独微生物修复技术中,污染物与微生物不能充分接触,或结合态污染物生物有效性低下的问题,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414.X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强化生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技术与工艺,将营养盐和微生物成功的引入反应区对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有利条件,推进了电动修复和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本工艺是电极切换和俩极电解液混合循环在电动修复中联合运用,当电压梯度为1V/cm,采用周期性变换电场方向的运行方式,电极切换时间为12h,电解液为菌悬液(含有营养盐),pH值为7.3,循环电解液的流速为800ml/h时进行电动强化修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电动强化生物修复工艺能够很好将营养盐和微生物引入到待修复的区域,使目标污染物进行降解,并解决传统电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易发生酸碱变化和营养盐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使生物修复效率提高了55%。为原位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效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46510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8403.1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筛选出一株降解高浓度苯并[a]芘(BaP)的新菌株-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L.theobromae以BaP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10d降解率为52.5%。土豆培养基(PDA)在降解初期显著促进BaP的降解。L.theobromae耐受较广的pH范围,pH=5时降解率最高。水杨酸和琥珀酸钠能够促进L.theobromae对BaP的降解。菲、芘和BaP混合存在时,单个多环芳烃的降解率均降低。染毒土壤中的BaP(50mg/L)35d降解率可达51.4%。污染土壤修复后,多环芳烃降解率从39.0%到~96.7%,能够用于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实际修复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