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合子胚为外植体的落叶松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38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68322.7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合子胚为外植体的落叶松快繁方法,属于植物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落叶松合子胚为外植体,在添加了2mg/L 2,4‑D和0.5mg/L 6‑BA的DCR培养基中成功诱导出胚性胚柄团,并以麦芽糖作为碳源进行增殖培养提高了体胚发生效率。响应面优化模型显示,影响杂交落叶体细胞胚诱导数量的因素,98.54%来源于PEG、ABA和PSK,经优化最终得到杂交落叶松体胚最佳诱导条件为PEG 207.45]g/L,ABA 10.563mg/L,PSK0.543mg/L,最高体胚诱导数量为52.2个/克胚性胚柄团,经体细胞胚萌发培养基培养后生根成苗。本发明为杂交落叶松的良种扩繁奠定了基础。

    一种利用γ-氨基丁酸促进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培养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013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710664.X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γ‑氨基丁酸促进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培养基及应用,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培养基,是以3/4MS+VC 5mg/L+蔗糖30g/L为基础培养基,添加0~10mg/L的γ‑氨基丁酸;所添加的γ‑氨基丁酸能够促进杂交鹅掌楸愈伤组织体胚产生,加快体胚发育进程,提高体胚发生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的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的培养基,应用在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和组培中,体胚发生数目多、速度快、质量高,诱导的体胚成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侧根数目及根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每块愈伤可形成20棵再生植株,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种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915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1178738.6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唐古特白刺CIPK11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根据唐古特白刺的耐盐和抗旱等抗逆特性,利用唐古特白刺的叶片组织,在已有的部分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同源克隆了唐古特白刺抗逆相关的CIPK基因全长,依据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而命名为NtCIPK11。通过纯合NtCIPK11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耐盐和抗旱分析,证明了唐古特白刺NtCIPK11基因转化植物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为植物抗逆基因库增加了资源。

    一种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06603.5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克隆获得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观察转LhAP2L基因烟草的表型发现:LhAP2L基因的表达使花瓣数目增多,花柱头分裂数由2变3;花器官变异后所结果实比野生型体积小,数量少,并出现干瘪;测得30株转基因阳性植株株高平均值为127.1cm,而野生型平均株高为118.2cm。观察转LhAP2L基因拟南芥,发现花器官的花萼和雌蕊相比野生型增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杂交鹅掌楸LhAP2L基因具有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及改变花器官发育形态的作用,可用于花卉培育和促进植物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的应用中。

    一种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39738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711258288.2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及其表达蛋白和应用,LcCESA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将克隆得到的中国鹅掌楸纤维素合酶基因LcCESA1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至拟南芥中,通过筛选与培育,最终获得T3代纯合转基因植株;通过观察野生型拟南芥与转基因拟南芥的显微结构,发现转基因拟南芥的茎段维管束组织细胞细胞壁和叶片组织细胞细胞壁的厚度,均与野生型拟南芥存在差异,可见LcCESA1基因对拟南芥茎段维管束组织细胞细胞壁和叶片组织细胞细胞壁均有影响,可促进纤维素的积累,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杂交鹅掌楸高效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8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7010.8

    申请日:2013-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交鹅掌楸高效遗传转化方法,包括:杂交鹅掌楸转化受体的建立、农杆菌制备、侵染、脱菌培养和筛选培养。本发明以杂交鹅掌楸悬浮培养的单细胞作为遗传转化受体系统,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细胞学方法检测GUS基因的瞬间表达、长期表达、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等确定外源基因的高效转化。本发明采用杂交鹅掌楸单细胞起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有利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并降低了嵌合体的产生。

    杂交鹅掌楸LhMIR394B基因在增强体胚发生效率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032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42742.2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杂交鹅掌楸LhMIR394B基因在增强体胚发生效率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本发明的杂交鹅掌楸LhMIR394B基因在增强体胚发生效率中的应用,所述杂交鹅掌楸LhMIR394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以杂交鹅掌楸叶片为材料,通过克隆得到杂交鹅掌楸LhMIR394B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其过量表达载体pBI121‑LhMIR394B,转入杂交鹅掌楸胚性愈伤组织中,得到转基因植株,基因功能鉴定结果表明LhMIR394B基因是增强杂交鹅掌楸体胚发生效率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育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106602.0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的用途,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的用途具体应用步骤包括:构建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的载体;将所构建的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的载体转化到植物或植物细胞中;培育筛选得到叶片卷曲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是首次发现杂交鹅掌楸LhWOX1基因能够使植物叶卷曲,其过表达会导致一些植物叶片发生卷曲,改变形态。叶的卷曲对一些作物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农艺性状,因此本申请所提供LhWOX1基因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上可以用于制备叶片卷曲的植物,以及用于培育植物品种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氨基寡糖素促进杉木体胚发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565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1197504.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氨基寡糖素促进杉木体胚发生的方法,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体为:以DC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有浓度不超过8mg/L的氨基寡糖素作为杉木体胚诱导培养基;通过杉木未成熟球果获得未成熟种胚,将其放在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25~30天获得杉木胚性胚柄团;将所得杉木胚性胚柄团放入杉木体胚诱导培养基中,于培养箱中进行暗培养,诱导促进杉木体胚发生,23℃条件下,培养60~100天,即可得到比对照数目最高可达2倍以上的体胚,大大提高了杉木体胚的诱导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