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园区的应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2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093553.6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工园区的应急救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应急救援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包括防护眼镜主体、头套固定带和外护镜面,防护眼镜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头套固定带。本发明专利通过防挂雾清洁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完成对防护银镜的表面进行自动化的清洁擦拭的同时,完成对导入氧气的制冷处理,从而保证眼镜内部不会因配合面罩过程中在内部呼气温度过高,使得镜片挂雾,且通过防脱落换气处理结构的设计,起到将冷却氧气过滤杀菌后,引导进入眼镜内侧和直接导入人体内部,并利用防脱落支撑架和上下颚护板的配合,形成口内弹性防脱落支撑,保证氧气的持续供给,避免脱落缺氧。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1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7888.9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文地质工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边框,固定边框上端的两端均固定有金属支架,其中一个金属支架的一端螺钉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两个金属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涡轮。本发明通过各个配件的配合,使装置具有自锁性,能够在对水位进行检测时较为方便的对浮标测具进行固定,为使用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能够对穿线腔内部的拉绳进行干燥处理,大大的减小液体对拉绳造成的腐蚀,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梳理机构能够将拉绳均匀的缠绕在缠绳筒的外侧,避免拉绳缠绕成一团。

    一种智能振弦式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0077878.5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振弦式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振弦式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一种智能振弦式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智能振弦式传感器主体,智能振弦式传感器主体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圆形旋转体。本发明通过转动机构、延伸机构和角度调整机构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根据测量的需要,调节固定的位置,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通过第一矩形固定架、第一矩形固定块、第二矩形固定架、第三六角螺栓、第三弹簧垫圈、第二矩形固定块、第四六角螺栓、第二圆形固定杆和第二圆形限定块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寸,进行适当的匹配固定,进而提升了固定的稳定性。

    一种分布式模块化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4147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076201.X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模块化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周侧固定有四个固定机构,位于固定底座两侧的两个固定机构呈横向设置,位于固定底座两端的两个固定机构呈纵向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对装置进行固定时对穿钉圈的位置进行微调,能够大大的降低安装的难度,从而能够为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使用扳手旋转第一传动帽头调节智能控制模块的角度,能够较为方便的调节智能控制模块的角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效果,能够均匀的对智能控制模块进行散热,从而大大的提升置物散热机构的散热效果,有效的避免智能控制模块因为热能较大而损坏。

    一种分布式模块化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41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76201.X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模块化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数据采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周侧固定有四个固定机构,位于固定底座两侧的两个固定机构呈横向设置,位于固定底座两端的两个固定机构呈纵向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对装置进行固定时对穿钉圈的位置进行微调,能够大大的降低安装的难度,从而能够为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通过使用扳手旋转第一传动帽头调节智能控制模块的角度,能够较为方便的调节智能控制模块的角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智能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效果,能够均匀的对智能控制模块进行散热,从而大大的提升置物散热机构的散热效果,有效的避免智能控制模块因为热能较大而损坏。

    一种新型八辊轧机

    公开(公告)号:CN112536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78137.8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八辊轧机,其中内部辊组件为八辊结构,机架内腔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与上背衬辊、上中间辊与上工作辊之间组成压下系统,下背衬辊与下中间辊和下工作辊组成上抬系统。气缸连接有推杆,推杆末端置推手,气缸周边设置有两个双楔形调整机构,上下背衬辊置于上下中间辊两辊之间,上中间辊两辊通过齿条滑动进行下压运动,上下工作辊设置于上下中间辊之间,上两根中间辊与下两根中间辊、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均通过联动装置连接,位于机架底侧安装有安全垫。本发明结构合理,运行平稳,保证了辊与辊之间的力传动;上下中间辊与上下工作辊的联动,提高了轧制效果,保证了轧制精度,使得产品质量提高,也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一种应急用短距离设备引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758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87984.1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用短距离设备引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引导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外侧开设有两处外螺纹段,且两处外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杆的一端通过滑动连接有第一执手。本发明通过双向丝杆、第一伸展滑块、第二伸展滑块、升降固定块、升降滑块和升降丝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可以折叠,减小了装置的体积,便于提高装置的普及率,使得抛锚车辆便于转移,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通过驱动电机、传动中心杆、第四伞齿轮、控制器和信号收发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依靠电机进行移动,单人可以对车辆进行移动,不需要多人协同,使得装置便于使用。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1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077888.9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监控的数据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文地质工程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固定边框,固定边框上端的两端均固定有金属支架,其中一个金属支架的一端螺钉连接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蜗杆,两个金属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涡轮。本发明通过各个配件的配合,使装置具有自锁性,能够在对水位进行检测时较为方便的对浮标测具进行固定,为使用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能够对穿线腔内部的拉绳进行干燥处理,大大的减小液体对拉绳造成的腐蚀,从而大大的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梳理机构能够将拉绳均匀的缠绕在缠绳筒的外侧,避免拉绳缠绕成一团。

    一种锅炉压力器在线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2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72980.2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锅炉压力器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在传统的壁厚,进一步采用声发射、高温应变测试、变形监控等手段,实时采集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厚度变化、裂纹萌生、局部应力状态以及振动及倾斜程度通过在线监测数据显示模块呈现,并且将可视化的运行参数实时发送给健康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平台,在线监测数据报警模块用于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之后与设定的阈值相比较实时为重大高温承压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使得用户能够实时把握当前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预测故障发生态势,为用户的安全生产做出强有力的保障。本发明具有锅炉压力器运行状态监测、运行状态可视化、及时报警以达到方便用户使用的效果。

    一种新型八辊轧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6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178137.8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八辊轧机,其中内部辊组件为八辊结构,机架内腔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与上背衬辊、上中间辊与上工作辊之间组成压下系统,下背衬辊与下中间辊和下工作辊组成上抬系统。气缸连接有推杆,推杆末端置推手,气缸周边设置有两个双楔形调整机构,上下背衬辊置于上下中间辊两辊之间,上中间辊两辊通过齿条滑动进行下压运动,上下工作辊设置于上下中间辊之间,上两根中间辊与下两根中间辊、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均通过联动装置连接,位于机架底侧安装有安全垫。本发明结构合理,运行平稳,保证了辊与辊之间的力传动;上下中间辊与上下工作辊的联动,提高了轧制效果,保证了轧制精度,使得产品质量提高,也使得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