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流体抑制季冻区边坡冻融破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4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7829.0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泡沫流体抑制季冻区边坡冻融破坏的方法,属于边坡加固与防护技术领域,方法为:通过导入装置向季冻区边坡中导入泡沫流体,导入装置包括均液系统和泡沫流体储存机构;均液系统设置在边坡的外覆层与垫层之间,包括散液花管,散液花管包括若干喷液管,且喷液管朝向垫层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喷浆结构;喷液管与泡沫流体储存机构连通,泡沫流体储存机构内部的泡沫流体进入喷液管后,通过喷浆结构向垫层逸散。本发明通过向垫层中逸散泡沫流体,在垫层中形成泡沫流体区域,增大通过垫层孔隙所需的流体阻力,抑制水分入渗,从而降低土体含水率,实现对冻胀破坏的抑制,规避了季冻区边坡的冻融破坏。

    一种水平变刚度基坑支护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4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6596.1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变刚度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对支护结构侧向位移进行分析,并计算得到平面应变比;对于平面应变比小于1的区域,结构刚度冗余,考虑基坑的拐角效应,将排桩与混凝土支撑相连,按照平面应变比的优化表达式进行刚度调整;对于平面应变比等于1的区域,将排桩设置两组并通过主动式刚度调节装置与混凝土支撑相连。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设计方法所得水平变刚度基坑支护结构。本发明利用了基坑的拐角效应(阴角抑制基坑变形),引入平面应变比对支护结构的刚度进行分区,进行变刚度设计,能有效减少成本,减小支护结构中段的大变形,降低基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基于颗粒抗滑移效应的钢结构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4245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18850.8

    申请日:2016-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2403 E04B1/6104 E04B2001/2415 E04B2001/2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颗粒抗滑移效应的钢结构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接触面处理工艺,直接在高强螺栓连接的钢板间压入颗粒再拧紧高强螺栓以提高其抗滑移系数。颗粒按要求压入两块连接板之间:颗粒压入板内可以有变形但不能有裂纹,连接板件间压紧没有缝隙。所述颗粒需满足特定的力学特性及几何特性,以特定的方式布置在所述的高强螺栓螺栓孔周围。本发明对连接钢板的表面要求不高,直接压入颗粒在钢板表面形成稳定的凹痕,利用高强螺栓的预拉力将颗粒紧紧固定在所压出的凹痕内,通过颗粒与凹痕的卡紧与相互限制,阻止接触面之间的相互滑移,明显提高高强螺栓连接接触面抗滑移系数,同时高效地简化了构件表面处理工艺。

    一种季冻区桩承式路堤冻害防控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531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75521.X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冻区桩承式路堤冻害防控结构,属于基础工程领域,包括桩网系统、富水系统、引压系统和路基基床;富水系统包括砂层和富水排水管;砂层铺设在桩网系统上;富水排水管一端设置在砂层底部,另一端与外界相通,能够将砂层中的水由内向外单向排出;引压系统包括引压腔和引压管;引压腔设置在砂层上,底部隔水且透气;路基基床铺设在引压腔上;引压管下端与引压腔连通,上端设置在路基基床顶部的路面上;引压腔利用交通工具在路面行经时引起的空气流速变化形成压力差,使桩网系统及其下方的水向砂层富集;压力差消失后,富集的水通过富水排水管排出。本发明能够避免锅盖效应的发生,减小水分富集对桩承式加筋路堤的影响。

    一种用于软土地区的水平变刚度基坑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314024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1165141.4

    申请日:2024-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区的水平变刚度基坑支护结构,包括H型钢、冠梁、钻孔灌注桩、拱形桁架、吸能胞体和传力构件,H型钢设置于钻孔灌注桩的内腔,冠梁设置于钻孔灌注桩的顶端,拱形桁架通过传力构件与钻孔灌注桩连接,吸能胞体设置于钻孔灌注桩与土体之间,拱形桁架拱脚的两端设置预应力钢绞线。本发明通过在钻孔灌注桩与桩后土体之间设置的吸能胞体,采用负泊松比结构,具备出色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有效缓解桩前土体因土颗粒相互楔紧、土应力重分布以及主应力方向偏移等现象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冲击和破坏,增强基坑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在刚度不足区域设拱形桁架,提高水平支撑刚度,减小变形和不均匀变形,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