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167479.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热激转录因子基因GmHSFA2及其调控的热激蛋白基因GmHSP20a在增强植物开花期耐热性能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如下1)‑3)中任一种物质在增强植物开花期耐热性能中的应用:1)蛋白GmHSFA2和/或GmHSP20a;2)编码蛋白GmHSFA2和/或蛋白GmHSP20a的基因;3)含有编码蛋白GmHSFA2和/或蛋白GmHSP20a的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所述蛋白GmHSFA2为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所述蛋白GmHSP20a为由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53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31591.6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2及其应用。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任何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载体,将本发明GmDeg2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获得对光抑制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的基因对大豆抗光抑制作用,特别是培育高光效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110762.6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CA和DNA聚合酶矫正反应的长链DNA扩增方法,包括:(1)构建多重置换体系A和置换程序,以环状dsDNA为模板,获得Exo‑primer和环状ssDNA的复合结构;(2)构建环化扩增体系B和扩增程序,以步骤(1)得到的复合结构为模板,进行单链环化扩增;(3)构建多重同时位移扩增体系C和扩增程序,以步骤(2)得到的单链环化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长链dsDNA的扩增,并对扩增产物中的Flags进行剪切形成cleavages;(4)构建DNA聚合酶矫正反应体系和程序,对步骤(3)中得到的产物进行非正常结构的修复。本发明方法可稳定的扩增约200kb的DNA片段,这在克隆、表达和靶向基因组测序等方面有许多应用;该方法极大的扩展了DNA扩增的容量,在生物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4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67479.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热激转录因子基因GmHSFA2及其调控的热激蛋白基因GmHSP20a在增强植物开花期耐热性能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如下1)‑3)中任一种物质在增强植物开花期耐热性能中的应用:1)蛋白GmHSFA2和/或GmHSP20a;2)编码蛋白GmHSFA2和/或蛋白GmHSP20a的基因;3)含有编码蛋白GmHSFA2和/或蛋白GmHSP20a的基因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所述蛋白GmHSFA2为由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所述蛋白GmHSP20a为由序列表中SEQ ID NO.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5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4313.1
申请日:2016-08-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C12N1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11 , C12N15/8227 , C12N15/8271 , C12N2310/10 , C12N2800/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磷饥饿转录因子GmWRKY75、编码蛋白及其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通过任何一种可以导入外源基因GmWRKY75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植物细胞可获得过表达GmWRKY75的转基因植株,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其全磷含量明显升高,侧根及根毛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本发明公开的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转基因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对培育磷高效利用大豆品种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47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12123.0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84 , C12N15/29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54 , C12N15/113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FS1突变型基因在培育大豆雌性不育恢复系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大豆GmFS1蛋白可用于调控大豆雌性育性。将大豆GmFS1蛋白基因的相应碱基片段敲除,可快速培育出大豆雌性不育雄性可育植株,它本身仅有少量的自交结实,可与雄性不育系按一定比例混播混收,通过机械色选(粒选)剔除少量恢复系自交种子,实现杂交大豆大规模混播混收机械化制种,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前景。且本发明的大豆GmFS1蛋白突变体在功能丧失后未完全败育,能够收获部分种子,可与未来发掘的其他雌性不育基因形成有利补充,或者可同时对多个雌性不育基因进行编辑,保证雌性败育更加彻底,可用于创制大豆智能雌性不育恢复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27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0058487.8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原位裂解和脉冲凝胶电泳相结合的叶绿体环状基因组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待提取作物的预处理,得到用于叶绿体细胞器提取的叶片;(2)将叶片快速浸入ET‑M‑D体系中10~20min,用W5‑3溶液清洗三次后,通过等差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去除杂物,得到叶绿体粗提溶液;所述ET‑M‑D体系包括以下终浓度的成分:0.6M甘露醇,0.05MMES,0.03MTris和75%的乙醇;(3)使用叶绿体粗提溶液构建叶绿体细胞器包埋胶栓;(4)Et‑S裂解液结合NDS‑1体系裂解胶栓中的叶绿体细胞器;(5)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纯化叶绿体基因组;(6)电洗脱回收叶绿体环状基因组;(7)利用RecBCDase体系清除电洗脱步骤中产生的断裂核酸片段。本发明所述方法可提取高纯度的Cir‑cpDNA。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4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1024983.3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N15/11 , A01H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磷饥饿负调控基因GmSPX1、编码蛋白及其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通过任何一种可以导入外源基因GmSPX1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植物细胞可获得过表达GmSPX1的转基因植株,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其全磷含量明显减少,磷饥饿相关基因显著下调,根系统形态也发生明显改变,突变体磷中毒现象得到缓解。本发明公开的基因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转基因植物磷体内代谢平衡的能力,对培育磷高效利用大豆品种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53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31591.6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2及其应用。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2,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利用任何一种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载体,将本发明GmDeg2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获得对光抑制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的基因对大豆抗光抑制作用,特别是培育高光效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22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32247.9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1及其应用。一种大豆光合作用相关基因GmDeg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利用可以引导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载体,将本发明Gmeg1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可获得对光抑制抵抗能力得到提高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的基因对大豆抗光抑制作用,特别是培育高光效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