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17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91990.8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微生物肥料在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中的应用。一种降低水稻籽粒重金属含量的方法,在插秧前,即6月上旬,按照50‑60kg/亩施“杺丰元牌”液体生态酶肥作为基肥;7月上旬,按照40‑50kg/亩施“杺丰元牌”液体生态酶肥作为分蘖肥;两周后,7月中下旬,鸡粪200‑300kg/亩施用,作为第二次分蘖肥。在8月底,液体生态酶肥按照15‑20kg/亩施用,作为穗肥。“杺丰元牌”液体生态酶肥有效地降低了水稻糙米中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体现在液态生物酶肥显著降低重金属Pb、Co、Cr、V在糙米中的积累,尤其是对Pb的调控,使水稻籽粒食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343653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95257.7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07K14/415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香根草水孔蛋白基因VzPIP2-1及其植物表达载体及其应用。香根草质膜水孔蛋白VzPIP2-1基因,其CDS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基因为该种植物中首次报道,参与香根草植株体内的水分吸收和运转。转VzPIP2-1基因大豆植株吸水能力或含水量和蒸腾速率(Tr)比其原种显著提高。因此,本发明VzPIP2-1基因可用于构建或创制高吸水和运转能力的转基因植物,改善植物水分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064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03413.3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该利用滩涂野生大豆改良栽培大豆耐氯性的方法包括采用栽培大豆品种与野生大豆种群进行双列杂交,收杂交F1代种子,之后连续几年大田种植收至F4代,F1至F4代的幼苗经过浓度逐渐递增的盐处理,存活下来的大豆幼苗脱盐培养至成熟、结荚,再与优良栽培大豆品种进行回交转育。本发明的方法,步骤少,操作简单,经多次反复试验,杂交和耐氯性逐代筛选的杂交后代的果荚和种子外观、株高、分枝数等农艺性状都基本介于双亲之间,耐氯性超双亲或较其母本栽培大豆品种有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931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76148.7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源大豆异黄酮缓解大豆幼苗盐害的方法,包括:(1)用DMSO溶解大豆异黄酮,配置成含1%DMSO的大豆异黄酮水溶液,浓度不大于1.0mg/L;(2)用大豆异黄酮水溶液浸大豆种子,恒温箱25℃,浸种10h后置于发芽床上避光催芽;(3)取发芽苗播于盛有石英砂的具孔塑料杯中,置于盛有1/2Hoagland营养液的周转箱中,光照培养,营养液每2~3d更换一次;(4)待第1对真叶长出时,移苗至具孔的泡沫板上,在盛有用1/2Hoagland营养液配制的100~130mmol/L NaCl溶液的周转箱中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和测定叶面积;并在处理6d后,分为根、茎、叶三部分取样,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大豆异黄酮含量。该方法可增强大豆幼苗的耐盐性,有效缓解大豆幼苗的盐害,对耐盐性弱的大豆材料效应更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0443773.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从柽柳中克隆获得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通过转化拟南芥、大豆、棉花和酵母,得到超表达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拟南芥、大豆、棉花和酵母,其耐盐性较未转化或转化大豆、棉花或拟南芥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更高,表明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在提高植物或酵母耐盐性的应用中具有突出的效果,在提高植物或菌种耐盐性育种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66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43773.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从柽柳中克隆获得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通过转化拟南芥、大豆、棉花和酵母,得到超表达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拟南芥、大豆、棉花和酵母,其耐盐性较未转化或转化大豆、棉花或拟南芥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的更高,表明柽柳质膜Na+/H+ antiporter基因在提高植物或酵母耐盐性的应用中具有突出的效果,在提高植物或菌种耐盐性育种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282931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76148.7
申请日:2011-06-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源大豆异黄酮缓解大豆幼苗盐害的方法,包括:(1)用DMSO溶解大豆异黄酮,配置成含1%DMSO的大豆异黄酮水溶液,浓度不大于1.0mg/L(2)用大豆异黄酮水溶液浸大豆种子,恒温箱25℃,浸种10h后置于发芽床上避光催芽;(3)取发芽苗播于盛有石英砂的具孔塑料杯中,置于盛有1/2Hoagland营养液的周转箱中,光照培养,营养液每2~3d更换一次;(4)待第1对真叶长出时,移苗至具孔的泡沫板上,在盛有用1/2Hoagland营养液配制的100~130mmol/LNaCl溶液的周转箱中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生长状况和测定叶面积;并在处理6d后,分为根、茎、叶三部分取样,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大豆异黄酮含量。该方法可增强大豆幼苗的耐盐性,有效缓解大豆幼苗的盐害,对耐盐性弱的大豆材料效应更明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