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46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2799.4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监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监测施工装置不方便对监测器镜头进行清洁和收纳携带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架,其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底面的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板顶面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盘顶面固定有固定环;摄像机构,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顶面的监测仪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用于驱动安装板翻转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可以在对监测仪进行收纳的过程中对监测仪外表面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还可以在盖板上升的同时将绞龙自动钻入土壤中,从而起到稳定支撑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56354.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条件下岩石损伤超声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地下岩土工程无损检测领域,试验装置包括地下环境模拟装置、超声导波检测系统、用于控制模拟装置的内部压力和温度的压力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模拟装置包括控压层、控温层和保温层,保温层内部具有放置岩石试样的试样腔;超声导波检测系统包括超声导波激发端、信号放大器和超声导波接收端,超声导波激发端分别与信号放大器和超声导波接收端相接,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超声导波接收端的输入端还分别连接有压电陶瓷片。本发明装置通过压力和温度控制系统模拟真实地下环境,对各类地质条件的隧道、地下工程进行前期的检测和评估,具有重复性高、准确性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90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60362.3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赋水断层隧道水力‑动力耦合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设置有试验机构,试验机构内设置有监测组件;试验机构包括设置在试验箱内的模拟组件,模拟组件内贯穿设置有隧道模型,监测组件设置在隧道模型内;模拟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试验箱内的赋水断层模型,赋水断层模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围岩模型,围岩模型填满试验箱内腔,隧道模型贯穿赋水断层模型和围岩模型。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精准地模拟真实地层内的水力和动力的耦合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动力响应特征,为跨赋水断层的隧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参数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6432.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循环热交换技术的自适应边坡监测锚杆,涉及边坡工程锚固设备领域,包括:锚杆,锚杆的顶部设置有光伏组件,锚杆的内部设置有循环换热器,锚杆插入寒区边坡中,蒸发器能够通过锚杆底端与寒区边坡换热,冷凝器能够通过锚杆顶端与外界环境换热。本发明以防止寒区边坡融沉的方式避免寒区边坡产生冻融循环,通过蒸发器吸收寒区边坡内部热量,使得蒸发器的温度高于冷凝器的温度形成温差,利用两个之间的温差产生气压差从而推动管蒸发器中的气体工质沿气体工质管道向冷凝器流动,在冷凝器中进行冷凝散热,并将热量排放至外界环境,防治边坡工程的冻融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8238.X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E21F17/18 , G06F18/2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隧道健康状态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全分布式传感光缆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采集隧道运行数据;将所述隧道运行数据转换为被测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数据,将预处理数据通过数据存储矩阵进行存储;对存储的预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易损伤位置和最终预测值;根据所述易损伤位置和最终预测值进行安全评估,得到安全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安全评估结果进行预警,并将预警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本方法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易受环境影响、以点代面的监测方式、数据采集频次和稳定性差的缺点,克服了传统光学传感器造价昂贵、数据采集耐久性不足、缺乏多域多特征参量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4576.9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护坡方法,属于岩土边坡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架;多个固定块,多个固定块设置在连接架内;位于连接架的边缘的固定块通过第一连接板与连接架连接;纵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横向相邻的两个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锚固单元,锚固单元穿过连接单元,以将连接单元固定在岩土边坡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土边坡生态防护结构,通过连接架、固定块、连接单元和锚固单元对岩土边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防护,防止岩土边坡表面风化,在岩土边坡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固定防护网系,防止岩土边坡发生下滑,提高了岩土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护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8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30434.6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边坡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围压自适应技术的膨胀土边坡锚杆,包括:锚杆本体,锚杆本体的尾端固接有自适应变形装置;自适应变形装置包括形变组件和位于形变组件内的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形变组件包括若干形变部,若干形变部环绕锚杆本体轴线周向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形变部连接,形变部的中部可沿锚杆本体的径向方向远离或靠近;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与若干形变部传动连接,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位于若干形变部围成的腔体的中心。与传统技术相比,本装置形变组件与形变自适应驱动组件保证了锚杆的摩阻力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使得膨胀土在水分变化出现的土壤变形而对锚杆的破坏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4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7140.4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动三轴测试冻融节理岩体动力损伤定量判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冻融节理岩体进行动三轴多级加载试验得到基于力学参数变化的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在动三轴多级加载试验中进行超声导波同位测试得到接收波和超声导波测试数据;对接收超声导波测试数据进行信号多域分析得到超声导波多域特征和不同损伤状态冻融节理岩体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及衰减规律;基于接收超声导波多域特征对节理岩体损伤位置进行定量判识得到判断结果;基于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节理岩体的应力波传播特性及衰减规律和接收判断结果得到冻融节理岩体动力损伤力学特性及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9146313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42799.4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监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监测施工装置不方便对监测器镜头进行清洁和收纳携带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支撑架,其包括底盘和安装在底盘底面的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板顶面通过连接机构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盘顶面固定有固定环;摄像机构,其包括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顶面的监测仪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用于驱动安装板翻转的传动组件。本发明可以在对监测仪进行收纳的过程中对监测仪外表面的灰尘进行自动清理,还可以在盖板上升的同时将绞龙自动钻入土壤中,从而起到稳定支撑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12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53857.3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边坡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感知层:用于获取边坡相关信息;数据层:用于通过所述边坡相关信息构建边坡监测数据信息底板;服务层:用于基于所述边坡监测数据信息底板建立边坡灾害监测功能应用平台;视图层:用于进行可视化操作,并发送预警信息,为数字化场景下预案的研判、分析和预案的管理、发布提供支持。本发明克服了单一监测手段存在的监测数据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缺点,以及边坡监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顺应了边坡监控数字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边坡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