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细胞转化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4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690071.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细胞转化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黑曲霉RAF106分生孢子悬液接种到含有大豆异黄酮或含有黄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转化营养液中,在15~44℃下发酵10~60h。本发明使用黑曲霉RAF106菌株通过全细胞转化法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发酵44h时即可实现对大豆异黄酮的高效转化,36h时可完全转化黄豆苷、染料木苷、黄豆黄苷,使黄豆苷元、金雀异黄酮、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提高17倍、13.3倍、10.5倍,并且转化36h生成的产物具有最高的DPPH清除能力,该方法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的优势。

    一种天然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1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492304.4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即鼠李糖乳杆菌LGG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的活性,其对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及其调控的相关表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抑制细菌的生长,故可将其作为新型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用于防治由群体感应调控的细菌。此外,本发明所用鼠李糖乳杆菌LGG为食源性乳酸菌,所得群体感应抑制剂绿色、安全、高效,既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也为防治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污染和感染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检测体系、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518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006870.5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检测体系、试剂盒及检测方法,PCR检测体系包括用于检测tlh基因的第一引物对和第一检测探针、用于检测tdh基因的第二引物对和第二检测探针以及用于检测ureR基因的第三引物对和第三检测探针。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副溶血弧菌的PCR检测体系基于tlh、tdh、ureR三个基因同时检测,可以精准地区分副溶血弧菌的具体类型。该PCR检测体系的兼容性好,特异性和灵敏度很高,检测限达到了15copies/ml。同时,该PCR检测体系可直接以细胞为模板进行检测,检测效果与以DNA为模板检测的效果相当,因此能够实现从样品到检测这样的一步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DNA提取操作。

    一种混合菌种发酵豆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73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92199.4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菌种发酵豆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发酵之前,在新鲜生豆渣中加入水,并灭菌,并在冷却灭菌豆渣中接种五种不同的菌种,分别是乳酸乳球菌KF-20、枯草芽孢杆菌、白地霉、总状横梗霉和伞枝横梗霉。本发明方法条件简单、无需添加额外的碳氮源和矿物质、操作简易,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提高豆渣营养价值的建议策略,且发酵过程中不加入其他有机物,降低了对环境的可能污染,节约经济成本。经测定,发酵后豆渣营养价值提高,同时总酚含量高达144.56mg/GAE 10g。本发明对混菌发酵豆渣来提高豆渣营养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微生物直接发酵豆渣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一株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暹罗芽孢杆菌WF2019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56464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08563.6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用于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暹罗芽孢杆菌WF2019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成功分离得到了一株可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菌株暹罗芽孢杆菌WF2019,该菌株已于2019年6月1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700。该菌株可高效的降解黄曲霉毒素B1,降解率高达98.9%;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显著的耐高温性能,在60℃时仍具有显著的降解性能;同时该菌株的发酵液或胞内物也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可应用于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农产品的脱毒;另外,该菌株在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因此,该菌株是理想的农产品脱毒微生物,在饲料加工或食品加工领域中黄曲霉毒素B1的脱毒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开菲尔乳清和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67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434611.1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菲尔乳清和茶多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全脂乳粉用无菌水配制还原乳溶液,水浴灭菌,自然降温后,在无菌操作下,将开菲尔粒加入灭菌还原乳中,在密封条件下15℃‑30℃恒温发酵7天‑45天,离心后过滤得到开菲尔乳清初提取液,减压蒸发浓缩得到开菲尔乳清工作液,将茶多酚加入开菲尔乳清工作液中,配制成茶多酚质量百分浓度0.05%‑0.5%的溶液,分装,水浴杀菌得到开菲尔乳清和茶多酚组合物。该组合物有非常好的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而且开菲尔乳清和茶多酚均是源于可食用原料,产品可食用,安全性高,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全细胞转化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4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0071.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细胞转化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黑曲霉RAF106分生孢子悬液接种到含有大豆异黄酮或含有黄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转化营养液中,在15~44℃下发酵10~60h。本发明使用黑曲霉RAF106菌株通过全细胞转化法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发酵44h时即可实现对大豆异黄酮的高效转化,36h时可完全转化黄豆苷、染料木苷、黄豆黄苷,使黄豆苷元、金雀异黄酮、黄豆黄素的含量分别提高17倍、13.3倍、10.5倍,并且转化36h生成的产物具有最高的DPPH清除能力,该方法生产游离型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的优势。

    一株植物乳杆菌DNB1及其胞外多糖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0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330269.5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杆菌DNB1及其胞外多糖和应用。该植物乳杆菌DNB1是从柚子皮自然发酵液中分离筛选获得,并于2019年7月15日保藏于中国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728。该菌株对酸和胆盐均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对胃肠液的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发酵液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该菌株产生的胞外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血液中的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葡萄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因此,该植物乳杆菌DNB1胞外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或制备肠道菌群调节剂、提高抗氧化能力或制备抗氧化剂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