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7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08626.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2 , H01M50/213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利用脉动热管对圆环柱状电池散热的装置。主要包括箱体、箱体散热口、脉动热管、圆环柱状电池、电池固定架。脉动热管分为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穿过单体圆环柱形电池的中央圆柱状区域并与圆环柱状电池内壁形成中空区域,冷凝段伸出圆环柱状电池。单体圆环柱形电池的中空区域填充有液体或固体相变材料。脉动热管每转弯一次,在相互平行的蒸发端上就多增加一块单体圆环柱状电池,多个单体圆环柱状电池串联从而形成一个单体模块,多个单体模块形成整个电池模组。本发明利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充分结合脉动热管和相变材料在热管理方面的优势,既可以实现对电池内部温度较好的控制,也对电池表面温度进行很好的热量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94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209121.8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热电联供能源系统,包括振荡流热管散热太阳能光电池发电装置、振荡流热管集热太阳能热水装置、用户供电系统和用户热水系统。本发明中,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从高温太阳能光电池板背面吸收热量,使光电池板温度降低,光电转换效率显著提高,保证光电池板稳定运行和对外供电;太阳能热水装置利用振荡流热管集热装置吸收光热加热热水水箱内的水;太阳能发电装置中的太阳能光电池板冷却水循环装置与太阳能热水装置中的热水循环装置构成密闭的冷却水循环回路进行热交换,利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下产生的热量。本发明实现了用户的利用太阳能热电联供要求,适用于单个用户或集体用户供电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06291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8120.1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振荡流热管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器,槽式抛物面反光镜水平置于机架的横梁上,集热器的3~20个真空集热管中,每个真空集热管内配置2个加热段相对的振荡流热管,真空集热管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相邻的集热箱的真空集热管安装孔中与两个集热箱密封固接,振荡流热管冷却段插入集热箱并且浸泡在传热介质中,集热箱置于机架的顶部,内置振荡流热管的真空集热管设置在槽式抛物面反光镜的抛物面焦线上。本发明将振荡流热管卓越的导热性能与真空集热管的真空隔热性能有效结合,传热介质由集热箱内的振荡流热管冷却段加热,具有集热效率高和热损失小的优点,适用于规模化槽式热发电电站的集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1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238856.4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8D15/027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蒸发换热联接段的组合式振荡流热管。初级振荡流热管的冷凝端和次级振荡流热管的蒸发端均置于蒸发换热联接段内分别水平固接在蒸发换热联接段的下部和上部,蒸发换热联接段内抽真空充填工作液后密封,工作液浸没初级振荡流热管的冷凝端,构成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1~3级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串联组成带蒸发换热联接段带蒸发换热联接段的组合式振荡流热管。振荡流热管组合单元的初、次级振荡流热管也可由2~5支振荡流热管并联构成。通过振荡流热管的串联组合达到延长热传输距离的目的,并联组合达到扩展散热面积的目的,显著改善振荡流热管传热能力。本发明适用于高效紧凑换热器、工业余热回收、太阳能热利用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1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63711.8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制对流换热的微通道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分为蒸发段、冷凝段和绝热段,绝热段外表面要包裹上保温材料,蒸发段和冷凝段根据使用场景自行设置;所述换热器的主体是由一条扁管围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反复平行弯折的一个蛇形管路,蛇形管路的首尾两端连接到充灌口上;所述扁管内包括多个微通道;所述蛇形管路包括多个U形弯头、两个90°弯头、多个竖直平直段和一个水平平直段;竖直平直段之间相互平行且距离保持相同,沿其高度方向上排列多组翅片。根据本发明可以使多个微通道振荡流热管并联在一起提高所述换热器的换热量,通过加装翅片进一步强化传热,解决了现有振荡流热管换热器换热量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185402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74070.7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振荡流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水箱置于支架的上部,5~20个真空集热单元排列在支架上。真空集热单元中,振荡流热管加热段和振荡流热管绝热段置于玻璃真空管内,振荡流热管冷却段置于换热管内,密封件密封固接在振荡流热管上并且将玻璃真空管密封,换热管置于水箱内,下端与水箱内胆底板密封固接,上端与水箱内胆顶板密封固接,换热管内灌注导热油,水箱和换热管组成一套换热组件,水箱中的水绕流通过换热管外壁,不进入玻璃真空管内部,只与热管进行热量交换。本发明利用振荡热管高效的传热性能,具有集热效率高、启动迅速、承压能力强、运行可靠、易于安装等优点,适用于家庭或集体用户热水供应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0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3701.9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1V29/00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功率LED散热器,圆柱形的导热腔的外壁上水平固接4~16片圆环形的翅片,每片翅片上同轴固接一个发散式振荡流热管,发散式振荡流热管的加热段穿过导热腔的外壁置于导热腔的腔体内,发散式振荡流热管与导热腔的外壁密封固接,圆形的LED基座同轴固接在导热腔的下端面上,LED芯片固接在LED基座的中心,导热腔为密闭容器,导热介质充填于导热腔内。本发明通过发散式振荡流热管与充填低沸点导热介质或导热油的导热腔的联合运行,将LED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为一种高效、轻便、美观的新型的大功率LED散热器,适用于高热流密度的电子元件的散热,尤其适用于大功率LED 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522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710064359.5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4S10/45 , F24S40/46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用振荡流热管做吸热内管的太阳能真空玻璃集热管,属于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包括:外层振荡流热管、内层振荡流热管,保温堵盖、玻璃真空管。振荡流热管(1)在以玻璃真空管(4)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3层,玻璃真空管(4)由内玻璃管(5)、外玻璃管(6)、弹簧支架(7)、消气剂(8)组成;玻璃真空管一端开口,将内玻璃和外玻璃管的一端管口进行环状熔封;另一端都密闭成半球形圆头,内玻璃管用弹簧支架(7)支撑;弹簧支架上装有消气剂(8),吸收玻璃真空管运行时产生的气体,保持高真空度,玻璃真空管开口的一端设计有保温堵盖(3),可减少集热管的热损失。优点在于,单位体积的吸热面积大、集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021365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64359.5
申请日:2007-03-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4S10/45 , F24S40/46 ,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用振荡流热管做吸热内管的太阳能真空玻璃集热管,属于太阳能集热器领域。包括:外层振荡流热管、内层振荡流热管,保温堵盖、玻璃真空管。振荡流热管(1)在以玻璃真空管(4)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2~3层,玻璃真空管(4)由内玻璃管(5)、外玻璃管(6)、弹簧支架(7)、消气剂(8)组成;玻璃真空管一端开口,将内玻璃和外玻璃管的一端管口进行环状熔封;另一端都密闭成半球形圆头,内玻璃管用弹簧支架(7)支撑;弹簧支架上装有消气剂(8),吸收玻璃真空管运行时产生的气体,保持高真空度,玻璃真空管开口的一端设计有保温堵盖(3),可减少集热管的热损失。优点在于,单位体积的吸热面积大、集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632442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510001978.0
申请日:2005-01-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加热强化自激振荡流热管传热的方法,用采用脉冲加热或步进式脉冲加热代替常规连续热源加热。具体方法为:脉冲加热是把需要用自激振荡流热管加热的物体置于热管冷凝段(1),热管的加热段(2)连接加热热源,在脉冲加热位置(3)处采用热流密度为1~30MW/m2,脉冲宽度为100~3000ms的脉冲热源进行加热。步进式脉冲加热是把把需要用热管加热的对象置于热管冷凝段(1),热管的加热段(2)连接加热热源,在步进式脉冲加热位置(4)处施于步进式脉冲加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传热效率高,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应用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