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57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07118.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B05C9/10 , D06G1/00 , B05C11/04 , B05C9/14 , B05D3/04 , D06C15/02 , B05C13/02 , B05C5/02 , D06H7/00 , A61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膏药生产用药膏涂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用品生产技术领域,通过将敷贴布料移动至药膏挤出机的下方,出料管通过滑套带动两个横杆旋转,横杆通过滑座带动刮条旋转,同时启动药膏挤出机和电磁阀,使药膏从出料管排出,出料管底端朝向刮条的内部,药膏被刮条和挡片阻挡,防止药膏流出敷贴布料,使出料管和刮条能够同步转动,配合刮条上的挡片,将药膏均匀涂覆在敷贴布料上,刮条的侧面为斜面设计,刮条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将药膏逐步散开,摒弃传统采用直接摊涂的方式,保证敷贴布料上药膏涂覆的均匀性,而且涂覆的厚度以及面积均匀一致,使药膏均匀的分布在敷贴布料上,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及后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88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81677.2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K47/12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肺炎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成分:黄芪48-120重量份、广藿香20-50重量份、连翘40-100重量份、白术36-90重量份、苍术40-100重量份、鱼腥草60-150重量份、防风24-60重量份、薏苡仁60-150重量份、贯众40-100重量份、茯神60-150重量份、北沙参40-100重量份、桔梗40-100重量份、甘草20-50重量份;另外,苯甲酸钠1.5-3.6重量份。本发明不仅具有益气固表、防邪侵袭、清热解毒功能,而且具有各类“臣药”可以实现健脾胃、化湿邪,适合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季节交替时体虚者的保健。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1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49964.0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6/9066 , A61P35/00 , A61K35/6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化结消瘤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化结消瘤中药组合物,原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南方红豆杉4~8g、藤梨根20~40g、半边莲5~25g、半枝莲20~40g、白花蛇舌草20~40g、蜈蚣1~5g、醋莪术5~15g、白英5~25g、黄芪20~40g、当归5~15g、太子参5~25g、茯苓5~25g、麸炒白术5~25g、薏苡仁20~40g、姜半夏5~15g、陈皮5~15g以及甘草5~15g。本配方全方攻补兼施,既能够益气养血,调养脾胃,又能能够化结消瘤。本发明通过方药加减调配,在胃、肠道肿瘤治疗初期可化结消癌瘤,顾护脾胃气血;在胃、肠道治疗中期可健脾化湿,解毒散结,攻补兼施;在胃、肠道治疗终末期可益气扶正,兼具抗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80909.0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加热功能的膏药生产机,涉及膏药生产技术领域。该设备通过集成多项自动化功能,实现了膏药的高效、稳定生产。其主要特点包括:电加热器用于精确控制加热温度,确保原料均匀加热并达到所需黏度;过滤网用于去除原料中的杂质,保证产品的纯净度;液压机压实膏药材料,确保膏药厚度均匀;切割刀片负责将膏药切割成适当尺寸的片状;自动清洁功能则通过清洁毛刷确保设备卫生,防止污染。同时,设备配备显示屏和工作指示灯,操作便捷,能实时监控生产状态,确保操作安全。该膏药生产机的设计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且具备高质量保证,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现代化膏药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98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14461.X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6/8994 , A61K9/08 , A61K47/36 , A61P1/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复方苦参汤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先将中药进行煎煮提取,直接利用提取液进行乳胶化,通过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多层组装实现复方苦参汤中药组分的负载,载药率高,稳定性好;所述复方苦参汤灌肠剂具有微纳米结构的水凝胶微球分散性好,灌肠阻力小;其表面层的聚海藻酸钠结构具有电负性,损伤的肠上皮组织带正电,因发生吸附作用,能够提高灌肠剂的停留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进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16718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092196.7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6/898 , A61K9/08 , A61P1/00 , A61P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口服制剂由以下中药原材料苦参、地榆炭、青黛、甘草、白及和三七粉制成,所述中药口服制剂由以下重量分数的中药原材料制成:苦参1~2份、地榆炭1~2份、青黛0.1~0.5份、甘草0.5~2份、白及0.5~2份和三七0.1~0.5份制成,本发明具有清热燥湿凉血的功效,能够有效修复胃肠粘膜,临床应用效果好,无副作用,本发明还设计开发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制备方法,给出口服制剂的煎煮制备过程,得到浓缩的口服制剂,既保证了药效又方便患者服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816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092185.9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制剂,所述中药灌肠制剂由以下重量分数的中药原材料制成:苦参80~120份、地榆炭80~120份、青黛30~40份、三七10~20份、白及60~80份、甘草40~60份、仙鹤草60~80份、黄连60~80份、黄柏60~80份、白头翁80~120份、秦皮60~80份、薏苡仁80~120份,本发明基本方为苦参、地榆炭、白及、青黛、甘草、三七、仙鹤草、薏苡仁、黄柏、黄连、秦皮和白头翁,能在溃疡面上形成保护膜,促进粘膜修复,抑制病菌生长,同时具有止血作用,本发明还设计开发了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灌肠制剂制备方法,给出灌肠制剂的煎煮制备过程,得到浓缩的灌肠制剂,既保证了药效又方便患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589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81679.1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范恒 , 唐庆 , 李森 , 李华蓉 , 陈倩云 , 吕永宁 , 杨佳 , 刘星星 , 张丽娟 , 王文竹 , 胡德胜 , 寿折星 , 邓双娇 , 左冬梅 , 王全胜 , 吴慧 , 董亚兰 , 朱凤
IPC: A61K36/9064 , A61P11/00 , A61P31/14 , A61P11/14 , A61P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炎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金银花60-150份、连翘40-100份、柴胡40-100份、羌活40-100份、苍术40-100份、苦杏仁40-100份、防风40-100份、法半夏40-100份、陈皮40-100份、桔梗40-100份、黄芪40-100份、玄参60-150份、白蔻仁24-60份、板蓝根60-150份、桑白皮60-150份、百部40-100份、射干40-100份、薄荷20-50份、生甘草24-60份、苯甲酸钠1.5-3.6份。本发明适用于新冠病毒病早、中期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其他以湿温病邪挟风致病的患者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11798139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257889.2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1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医疗吸氧面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主体的两端皆设置有安装柱,且安装柱的内部套接有插柱,所述主体的两端皆设置有第一收卷机构,且主体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收卷机构,所述插柱的两侧皆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末端固定有卡头,所述安装柱的内壁设置有与卡头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插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收卷机构与第二收卷机构,在发条的作用下,对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进行收卷,同时在插头与插座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完成佩戴,进而避免因为固定效果不好面罩脱落的现象,大大增大了其使用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0409203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126826.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贴式固定翼装置,包括粘贴布,所述粘贴布的一侧设有导管,所述粘贴布的一侧粘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导管位于第一圆孔内,导管的两端均延伸至固定座外,所述第一圆孔的底部内壁上粘接有与导管外侧相匹配的弧形板,且弧形板的内侧粘接有弧形防滑胶皮,弧形防滑胶皮的内侧与导管的底部相接触,所述第一圆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压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导管的位置,达到调节导管的插入深度,且便于对调节后的导管进行位置固定,避免导管滑动脱管,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