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3419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729474.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B37/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控制方法,具体为:首先,通过建立子目标温度模型,并结合GPC-PID方法,获得子目标PID控制器参数,包括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和微分系数kD,从而完成子目标PID控制器的确定;然后,通过确定的子目标PID控制器对层流冷却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建立子目标温度模型将钢板层流冷却全过程温度的控制,转化为多段曲线拟合的形式,分段进行控制。基于本发明对钢板层流冷却温度的分段控制,不仅在钢板的终冷温度上满足预定要求,同时整个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达到预定要求,显著提升了钢板的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33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10479981.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建模方法,具体为:将带钢沿长度和厚度方向划分为网格;将带钢运动转换为冷水阀门的反向同速运动,计算当前时刻冷水阀门相对带钢的位置,以判定钢段处于水冷散热模式还是空冷散热模式;在对应散热模式下,对钢段的表层钢块按照热辐射散热、空气对流散热、水对流散热和热传导散热进行温度计算,对钢段的内层钢块层按照热传导散热进行温度计算。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确定钢板在层流冷却过程中每个时刻的温度值,同时获取钢板在厚度和长度方向的温度场,对层流冷却生产过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234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9474.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B37/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76 , B21B226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控制方法,具体为:首先,通过建立子目标温度模型,并结合GPC-PID方法,获得子目标PID控制器参数,包括比例系数kP,积分系数kI和微分系数kD,从而完成子目标PID控制器的确定;然后,通过确定的子目标PID控制器对层流冷却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建立子目标温度模型将钢板层流冷却全过程温度的控制,转化为多段曲线拟合的形式,分段进行控制。基于本发明对钢板层流冷却温度的分段控制,不仅在钢板的终冷温度上满足预定要求,同时整个钢板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也达到预定要求,显著提升了钢板的应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33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48076.5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SPACE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特性模拟系统,包括仿真单元、仿真控制单元、传感器测量单元。仿真单元包括PC和dSPACE及接口板。仿真控制单元包括电压可调电源、电堆热模拟系统以及负载。传感器测量单元包括电压测量模块、电流测量模块、K型热电偶以及PLC。其中电压可调电源输入是220V交流市电,输出为0-30V可调,电堆热模拟系统通过均匀分布在电池片上的电热丝来模拟输入氢气的流量、空气流量、放电电流引起的电堆热效应。本发明调试方便,模拟效果好,能大幅度降低测试实验的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并且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能够模拟大多数有热电耦合类型的燃料电池电堆。
-
公开(公告)号:CN10400924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84688.3
申请日:2014-05-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1M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堆温度分布估计方法,具体为:建立非线性电堆温度模型,以该模型为参考对象,建立非线性滑模观测器;对非线性电堆温度模型在电堆运行稳定工况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线性电堆温度模型;使用线性电堆温度模型作为参考对象,设计电堆温度观测器,并在极点配置保证观测误差收敛的情况下,求解出反馈增益系数,将其替代非线性温度观测器中的反馈增益系数;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实际输入作为电堆温度观测器输入,即可估计电堆内的温度分布。本发明仅需获知电堆入口及出口条件,即可准确估计出电堆内的温度分布,进而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温度控制提供依据,确保电堆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60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69592.7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人工气候室的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元件实时检测气候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并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滤除外界或传感器干扰带来的信号扰动。然后在考虑光照产热作用的情况下,控制器采用带预测的滞后鲁棒控制处理算法,稳定、准确地控制气候室内部的温度、湿度,采用灯光分级前馈的方法直接设定光照度,最后通过执行器作用于人工气候室。该控制方法采用最少的操作动作,在最小能耗下实现人工气候室温度、湿度及光照的高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3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600841.1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流冷却温度的控制方法,具体为:以钢板粗冷段和精冷段的起始和结束处温度作为约束条件,确定满足该约束条件的钢板运行标准速度、粗冷段以及精冷段标准阀门数量;采集钢板实际运行速度,将其与钢板运行标准速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采集粗冷段起始处的实际起始温度,将其与钢板初始温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测量精冷段结束处的实际钢板终冷温度,将其与目标终冷温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实现钢板冷却的实时控制,并能做到中间温度的控制和冷却速率的控制,对层流冷却的生产过程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34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00841.1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流冷却温度的控制方法,具体为:以钢板粗冷段和精冷段的起始和结束处温度作为约束条件,确定满足该约束条件的钢板运行标准速度、粗冷段以及精冷段标准阀门数量;采集钢板实际运行速度,将其与钢板运行标准速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采集粗冷段起始处的实际起始温度,将其与钢板初始温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测量精冷段结束处的实际钢板终冷温度,将其与目标终冷温度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粗冷段和精冷段阀门数量。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实现钢板冷却的实时控制,并能做到中间温度的控制和冷却速率的控制,对层流冷却的生产过程有很好的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334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79981.8
申请日:2013-10-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场的建模方法,具体为:将带钢沿长度和厚度方向划分为网格;将带钢运动转换为冷水阀门的反向同速运动,计算当前时刻冷水阀门相对带钢的位置,以判定钢段处于水冷散热模式还是空冷散热模式;在对应散热模式下,对钢段的表层钢块按照热辐射散热、空气对流散热、水对流散热和热传导散热进行温度计算,对钢段的内层钢块层按照热传导散热进行温度计算。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本发明能够确定钢板在层流冷却过程中每个时刻的温度值,同时获取钢板在厚度和长度方向的温度场,对层流冷却生产过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735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310666845.X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王聪 , 曾义斌 , 周一中 , 杨杰 , 黄为民 , 谢华 , 张弘 , 郭宏丽 , 夏孔超 , 张鹏武 , 张扬 , 周正军 , 戴鹏 , 李曦 , 李双宏 , 秦强 , 王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监控方法,步骤如下:1)温度模块和相变模块接受初始数值;2)位置判断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工作;3)温度模块和相变模块开始初始计算;4)温度模块和相变模块耦合计算;5)输出终冷温度和带钢相变成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层流冷却温度监控装置,包括PLC,PLC包括温度模块、相变模块、位置判断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温度模块信号输入输出端与相变模块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位置判断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模块信号输入端相连。本发明监控精度高、速度快、能同时掌握带钢的温度变化和相变成分变化、为后续工序提供性能更优异的板材、既节约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冶金热轧工艺。
-
-
-
-
-
-
-
-
-